朱由崧笑了笑,换了个温和的语气说道:“新君继位,关乎大明兴亡,百姓生死,各位皆可畅所欲言,还有哪些朝臣是赞同太子登基的都可以站出来表明立场!”
果然在朱由崧的一番鼓动下,又有十余名名品阶较低的年轻官员站出来维护大明祖制!
在场的“老油条”们无不暗自摇头,这帮新科进士还是太年轻了......
陈演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
“臣以为太子继位不妥!”
“昨晚陛下在乾清宫召见京中勋贵以及六部重臣,已经明确表示自己失德,已令微臣起草《罪己诏》,并有意传位于梁王。虽然陛下最终身陷火海,但我等身为先帝倚重之臣,怎能违背先帝的口谕?”
陈演这明显是在胡说八道,但很快成国公朱纯臣便说道:“陈侍郎所言不假,昨晚在场的朝廷重臣......全都可以作证,先帝的确有说过将传位于梁王,先帝口谕岂能不遵?”
他刻意将“朝廷重臣”四个字拖长了读音。
昨晚参与逼宫的那些“朝廷重臣”们立刻随声附和:“臣等奉先帝遗命,恭请梁王登基!”
这下刚才赞成太子登基的那些官员们全都傻眼了,他们瞬间变成了跳梁小丑。
“本王靖难只是为国除奸,并非觊觎皇位,若是贸然登基恐遭天下人非议!”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由崧还不忘看了陈时谊等人一眼。
“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孤就暂时以监国的身份统摄朝局吧......”
陈演等人也知道如果劝一劝就登基了,那梁王殿下的吃相也未免太过难看。
“三辞三让”的老把戏他们还是懂的!
不过好在殿下已经答应以监国的身份摄政了,到时候他们在民间发掘点祥瑞继续劝进就是了。
朱由崧话锋一转:“先帝在位十五年,虽说纰漏不少,国事艰难,但也算兢兢业业,连自己的陵寝都尚未开始修建,孤实在是于心不忍!”
“礼部郎中陈时谊!”
“微臣在!”陈时谊吓的跪倒在地!
“孤就任命你为山陵使,替陛下选取陵寝......”
百官也是暗自庆幸,梁王监国虽然没有先帝的咆哮,但是不怒自威,整人的手段可是高明多了。
刚才那些声称“支持太子登基”的官员全部都被梁王监国发配修陵去了,估计这辈子再难回到朝堂了。
朱由崧继续说道:“本监国初涉政务,还望诸卿鼎力相助,望诸位各司其职。”
听到这话后,众人也算是松了一口气,自己在新朝的富贵算是保住了!
“成国公朱纯臣继续担任京营统制,负责京畿卫戍!”
朱纯臣刚想谢恩,只听朱由崧笑道:“听闻你麾下的京营一战减员3万,就不用补了,京师三大营以后维持在4万人即可;半个月后营中若还混着老弱,孤就将你们全部发往辽东......”
“臣必定换掉老弱,让梁王监国满意!”
其实原本的十万京营现在还剩6万,分别在朱纯臣同徐允祯手中,只不过徐允祯的两万人相对精锐一些,又有高杰这样的悍将!
朱由崧将徐允祯的两万人改编为虎贲营,同样驻扎京师,美其名曰:“三大营主守,虎贲营主攻!”
其实就是对朱纯臣信不过,他不可能把京师的安危完全交给朱纯臣。
然后又将蝙蝠卫的人马全部并入锦衣卫,完成了鸠占鹊巢,由刘长生暂代锦衣卫指挥使!
六部的格局也有变动:河南巡抚王胤昌调任吏部尚书,原礼部侍郎陈演升任礼部尚书;为了收买一下江南的士人之心,召钱谦益入京担任礼部左侍郎。
至于原本的四朝元老,吏部尚书李遇知则是加封太子太保让其荣归故里!
当然了最让众人吃惊的是原本已经被崇祯“活祭”过的陈新甲又重新回到自己兵部尚书的职位上。
这也算是打了崇祯一次脸!
朱由崧不设内阁首辅,但却扩大了内阁成员:徐允祯同朱纯臣二人奉命入阁,说明了梁王在重用武勋。
此外吏部尚书王胤昌、礼部尚书陈演、户部尚书倪元璐、兵部尚书陈新甲、左督御史刘宗周五人入阁代表原内阁体系。
宋献策长相丑陋身材矮小,实在难以当成寻常官吏册封,朱由崧大笔一挥让其穿上道袍成为了大明国师,又将白云观封做了他的道场,让其以国师身份入内阁。
为了拉拢手握重兵的洪承畴,朱由崧同样让其挂上了内阁成员的名头。
这样一来新朝的内阁成员扩充至九人。
改组完内阁后,朱由崧来到了周皇后坤宁宫!
由于乾清宫已毁,崇祯的灵堂暂时设在了坤宁宫。
一身孝服的周皇后赶紧起身说道:“参见梁王监国!”
朱由崧淡淡的说道:“朱由检又没有驾崩,周皇后就不必在孤面前演戏了!”
感谢各位书友的月票,推荐票,打赏,追读,评论支持!ru2029
u2029感谢书友“花送谁都一样”、“浩瀚苍穹Fei”、“凤羽舞菲”、“草原跑马”、“看春秋战国”的月票支持,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u2029
u2029u2029u2029u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