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崇祯变了(1 / 2)

钟泽的宅院窄得连轿子都抬不进去。

青砖小院里,那棵半枯的枣树下,几张瘸腿板凳围着一盏油灯,映照着七八张亢奋的脸。

“钟兄今日廷争,真乃我辈楷模!”

监察御史赵元吉拍着膝盖,茶沫子溅到补丁摞补丁的官服上。

兵科给事中刘宗周从袖中摸出一封联名奏本:“六科十三道已有二十八人署名,明日必叫王承恩伏诛!”

角落里,工部侍郎家的管家放下礼盒:里头是两匹潞绸、一方端砚。

钟泽的手指在砚台上摩挲,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了紫禁城冰凉的地砖!

这是他第一次收到如此多的礼物,原来清流也是可以敛财的。

不仅是财富,他钟泽还要成为朝中的清流领袖!

寅时的梆子刚响,钟泽就着冷水嚼完半个炊饼。

他特意换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袍,这是三年前中进士时老母亲缝的。铜镜里的人影瘦削如竹,眼底却烧着两簇火。

“老爷……”

老仆哆嗦着捧出昨夜收的礼单:“这些要是被锦衣卫查到……”

“怕什么?”

钟泽一把抓过礼单塞进袖袋:“清流风骨,岂是阉党能污的?”

皇极门外百官已经云集,钟泽一眼就看见王承恩站在丹墀下,那老太监紫袍玉带,正对几人轻笑。

“阉贼!”

这一嗓子惊得锦衣卫都按住了绣春刀。

崇祯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准备御门听政!

只见钟泽高举奏本跪在御道中央:“臣请诛王承恩,将梁逆真面目昭告天下......”

他的蓝布官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身后十几名御史、给事中齐齐跪倒,声浪如潮:“臣等附议!请诛王承恩!”

朝中的内阁大学士、六部官员此时也多抱着一种看戏的心态,毕竟这种逼宫大戏可不是经常有!

朱由检面色脸色铁青,双手紧紧攥拳,尽管愤怒无比,却依旧保持着帝王的威严!

他缓缓开口:“王承恩,你可有话要说?”

王承恩躬身出列,紫袍玉带在雪光中泛着冷芒。

他轻蔑地扫了一眼跪地的清流,阴恻恻道:“启禀皇爷,锦衣卫密查:督察院御史钟泽,实乃梁逆安插在朝中的奸细!昨夜,他收受朱由崧重金贿赂,意图扰乱朝纲!”

钟泽猛地抬头,脸色煞白:“陛下明鉴!昨夜确有同僚探望,但所赠不过寻常笔墨、生活物资,何来重金贿赂?”

话音未落,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已大步上前,单膝跪地,双手捧着一方古砚:

“禀陛下,此乃宋徽宗御用'松烟凝碧砚',价值连城!”

他又抖开一匹潞绸,金叶子如雪片般簌簌落下,在青石地上折射出刺目的光。

钟泽浑身发抖:“这……这不可能,陛下明鉴,微臣这是被陷害的!”

见陛下毫无反应,他又高喊:“列位臣工,钟某上朝参贼,却反被阉贼诬陷,诸位若是无动于衷,必将重现天启朝魏阉之乱......”

有几个想出头的官员很快也被身旁的同僚给一把拉住!

崇祯目光冰冷:“钟泽请斩王承恩,名为朝廷锄奸,实则为梁逆造势。谋逆大罪,夷三族!”

锦衣卫如狼似虎地扑上,钟泽的乌纱帽滚落在地,被骆养性一脚踩碎。挣扎中,他嘶声大喊:“陛下!臣冤枉......”

朱由检缓缓起身,拔出腰间的佩剑,寒光映着他森冷的面容:“朕与梁逆,势不两立!”

“再有助长贼焰,为梁逆张目者,钟泽便是下场!”

说完之后他便扬长而去,只留下了百官在风中凌乱,陛下今日怎么像变了个人似的,居然让他们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王承恩笑着说道:“刚才皇爷可真是威风八面,将百官全都给震慑住了,有了钟泽的例子,相信朝中不敢再有首鼠两端之人了!”

此时崇祯脸上也是颇为得意,展现出了久违的笑容:“朝中的官员虽然被震慑住了,可在这京城之外,脚踏两条船的大有人在;梁军强悍,朝廷还是需要用一场大捷让天下人看清孰强孰弱!”

永定门外,寒风凛冽,旌旗猎猎。

崇祯帝朱由检一身金鳞细铠,猩红大氅在朔风中翻卷如血浪。

他按剑立于点将台上,身后龙纛高悬,九旒冕冠下的目光如刀,扫过校场上黑压压的三万京营精锐。

定国公徐允祯铁甲铿锵,单膝跪地,声如洪钟:“臣,定不辜负陛下重托!必定协助杨总督击退梁逆!”

校场之上,刀戟如林。

拿到补饷的士卒们挺直了腰杆,毡帽下的眼睛燃着凶光。

崇祯猛地拔出天子剑,剑锋在冬日下划出一道刺目的弧光:“大明将士们!”

吼声顿止,三万人屏息。

“朱由崧妄称靖难,实则谋逆!朕已令各路大军二十万分进合击,尔等务必同心戮力,替朝廷诛此国贼!”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剿灭梁逆!”

霎时间,山呼海啸般的怒吼震得校场尘土飞扬:

“剿灭梁逆!”

“誓死效忠陛下!”

“杀!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