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西游反派,我在取经路躺赢签到 > 第403章 山神不上天,但会“请客吃饭”

第403章 山神不上天,但会“请客吃饭”(1 / 2)

瘦高个道士的指尖在罗盘裂缝上轻轻一叩,瓷青道袍下的指节微微发紧。

他余光瞥见络腮胡正盯着祠堂方向的纸幡出神,白脸道士则掰着花生往嘴里丢,碎壳子落了半茶案——这俩的警惕性倒比他低些。

\"山风乱了罗盘线。\"他用茶盏掩着嘴,声音压得像虫鸣,\"但这红光...怕不是普通山精野怪能搅出来的。\"

络腮胡的浓眉动了动,没接话。

白脸道士倒是把最后半颗花生抛进嘴里,含糊道:\"老周你也太谨小慎微,这玉面夫人祠不过是百姓图个心安——\"话音未落,山道拐角突然传来\"哗啦\"一声响。

三人同时转头,就见七八个小妖扛着竹竿往树上挂灯笼,红绸子被风卷得猎猎作响。

为首的黄皮子精举着告示牌晃悠,尖嗓子喊得山响:\"山神爷说了!

春祭宴席管够!

蜜炙獐腿管够!

千年松醪管够!\"

白脸道士的喉结动了动。

他在天庭当差时最馋下界的野味儿,此刻闻着远处飘来的烤肉香,连道袍袖口都跟着晃了晃。

络腮胡却眯起眼,望着那告示上\"款待四方贤士\"六个字——这哪是山神宴客?

分明是广撒网请他们入瓮。

\"有意思。\"络腮胡扯了扯道袍,率先起身,\"既请了,哪有不赏脸的道理?\"

瘦高个道士按住腰间罗盘,见红光已敛作细芒,这才跟着站起。

三人刚转过山坳,就被满目的彩旗晃了眼——竹枝上挂着红的黄的绸子,连石头缝里都插着小纸旗,活像把整座山都披了件花衣裳。

安燠蹲在驿站二楼窗沿,晃着两条腿看他们往这边走。

程砚不知何时摸上来,熊爪子搭在她腰后虚虚护着,蜂蜜罐子在他怀里叮当作响:\"夫人,那三个道士的道袍下摆都绣着北斗纹,是天枢阁的监察使。\"

\"我知道。\"安燠捏起案上的《山野逸闻录》,指尖拂过\"税吏夺粮\"那页——显隐墨汁在烛火下泛着淡青,\"昨儿夜里用梦噬因果勾了白脸道士的魂,这会儿他该以为自己亲眼见着那事儿了。\"

程砚的熊耳朵抖了抖,凑过去闻她发顶的狐香:\"要是他们闹起来...我把后山那坛二十年的松醪开了?\"

\"程郎。\"安燠突然转身揪住他的赤袍前襟,狐狸眼弯成月牙,\"你说这世上的规矩,到底是神仙定的大,还是人心攒的厚?\"

程砚被她问得耳尖发烫,伸手把她往怀里带了带:\"夫人说的都对。\"

楼下突然传来喧哗。

安燠扒着窗沿往下看,就见监察使被让进驿站正厅,八仙桌上已摆了七八个青瓷盘——蜜炙獐腿油光发亮,松仁玉米黄澄澄的,连汤盅里都飘着枸杞和野山参。

络腮胡拈起筷子又放下,目光扫过墙上挂的皮影戏道具:\"这宴席倒比有些仙官的家宴还讲究。\"

\"讲究个啥!\"程砚的大嗓门突然炸响,他裹着赤袍跨进门来,腰间九齿钉耙坠得木门槛吱呀响,\"咱们山里人没那些虚礼,吃好喝好才是正经!\"说着抄起酒坛就往三人杯里倒,琥珀色的酒液溅在白脸道士的道袍上,\"对不住对不住,这松醪劲儿大,我手不稳。\"

白脸道士盯着衣襟上的酒渍,突然想起昨夜梦里——那个被税吏抽打的老翁跪在泥里,他儿子抱着半袋米往河里跑,水花溅起来时,他分明听见自己喊了声\"住手\"。

他晃了晃脑袋,再看程砚时,那声\"住手\"突然卡在喉咙里。

皮影戏的锣鼓点适时响起。

安燠缩在屏风后面,指尖捏着块小兽骨——这是控制皮影的机关。

红幕布上,青面獠牙的税吏挥着鞭子,白发老翁抱着米袋直往后退,小孙子躲在他身后哭:\"爷爷,他们要抢咱们的救命粮!\"

白脸道士\"砰\"地拍桌站起,酒盏都被震得跳了跳:\"此等暴政!

为何不上报天听?\"

程砚往嘴里塞了块獐肉,嚼得腮帮子鼓鼓的:\"报了啊。

去年腊月里,王阿婆拄着拐棍去州府递状子,被衙役推得摔进雪堆;张猎户牵着毛驴去天枢阁递冤书,在山脚下被劫了——您猜怎么着?\"他突然凑近白脸道士,熊眼睛里泛着冷光,\"州府回文说'查无此事',天枢阁批文说'民间纠纷'。\"

络腮胡的筷子\"当啷\"掉在桌上。

他望着皮影戏里那孩子被鞭子抽得滚在地上,突然想起今早路过祠堂时,看见王小花踮脚贴的\"青丘正名碑\"——那歪歪扭扭的字,分明是刚识得几个字的小丫头写的。

瘦高个道士的手又摸向罗盘,却发现指针正缓缓指向白脸道士——那是人心动摇的气数。

他突然明白过来:这哪里是蛊惑人心?

分明是把被神仙捂在盖子底下的苦,掀开来给他们看。

安燠在屏风后捏紧了小兽骨。

她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像擂在战鼓上。

程砚的手不知何时覆在她后腰,掌心的温度透过狐裘渗进来,像团烧得正旺的松明子。

\"程郎。\"她轻声说,\"该点烛了。\"

程砚的拇指在她腰上轻轻一按。

安燠摸向腰间的锦囊,指尖触到那片温热的烛残——是用二十八个冤魂的哭声炼的,此刻正微微发烫。

夜风掀起窗纸,有缕极淡的幽香飘进正厅。

白脸道士突然捂住心口,眼前闪过王阿婆的梦、张婶子的泪、小乞儿娘的哭——那些被他当作\"民间纠纷\"的字眼,此刻都成了扎在心上的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