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冰雪熔炉:炼狱血战(2 / 2)

第十三兵团前进指挥部设在一个背风的冰封山谷里,实际上就是几个挖开的雪洞和覆盖着白色伪装布的帐篷。电台天线被小心翼翼地架设在山石后面。

林文澜几乎一夜未眠,他裹着厚厚的军大衣,依旧冻得脸色发青。他面前的电台里,不断传来各攻击部队的战报,大多是进展缓慢、伤亡惨重的消息。

“司令员,113师报告,攻击1282高地受挫,347团损失超过三分之一,团长重伤!”

“116师报告,已突入新兴里村落,正与美军进行逐屋争夺,敌军抵抗顽强,火力凶猛!”

“112师报告,对下碣隅里东侧高地的三次冲锋均被击退,部队冻伤减员严重……”

周志宏拿着一份汇总的战报,声音沉重:“司令员,各攻击部队伤亡都很大,尤其是冻伤。很多战士穿着单胶鞋,脚都冻黑了……照这样打下去,就算拿下阵地,部队也……”

林文澜紧闭着双眼,手指用力按着太阳穴。他何尝不知道伤亡的巨大?每一声报告,都像一把刀子扎在他心上。这些战士,很多都是跟着他从缅甸、从华北一路血战过来的老兵啊!

但他更知道,此刻绝不能有丝毫动摇。

“告诉各军、师指挥员,”他睁开眼,目光中只剩下钢铁般的冰冷和决绝,“不要怕伤亡!现在是拼意志的时候!我们困难,美国人更困难!他们的飞机在夜里是瞎子,他们的坦克在雪地里是棺材!把我们所有的预备队,都给我压上去!告诉战士们,要么完成任务,要么就死在阵地上!没有第三条路!”

他走到通讯兵面前,亲自口述给吴信泉和王铁柱的电令:“新兴里之敌已成瓮中之鳖,务必于明日(28日)白天,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歼灭!柳潭里方向,继续猛攻,绝不给敌人喘息之机!”

他知道,白天的战斗将更加残酷,美军将获得空中支援。但他必须利用夜间取得的突破和形成的包围态势,一鼓作气,否则一旦美军缓过劲来,利用其强大的火力和机动能力组织反击或突围,后果不堪设想。

炼狱黎明

11月28日的黎明,在惨烈的厮杀中姗姗来迟。阳光穿透浓厚的云层和未散的硝烟,照亮了长津湖地区如同月球表面般疮痍的战场。

景象触目惊心。

在柳潭1282高地的斜坡上,交错的双方士兵尸体保持着最后搏斗的姿势,被冻成了僵硬的雕塑。一支刺刀穿透了一名美军士兵的胸膛,而握着刺刀的那名年轻志愿军战士,胸口也被数发子弹击中,两人一同凝固在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新兴里村外的雪原上,被击毁的美军坦克和汽车残骸冒着黑烟,旁边散落着双方士兵的遗体。许多志愿军战士,在冲锋途中就被冻僵或体力耗尽倒下,变成了雪地中一座座无声的丰碑。

在下碣隅里机场边缘,被炮火点燃的物资堆仍在燃烧,空气中弥漫着橡胶、燃油和烤肉混合的怪异气味。

美军士兵从他们的散兵坑和碉堡里,惊恐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他们看到了中国士兵在如此恐怖的伤亡和极端天气下,依然保持着进攻的势头,那种视死如归的气势,让他们从心底感到胆寒。

史密斯将军在下碣隅里的指挥部里,接到了各处传来的坏消息:柳潭里多处高地失守,部队被压缩;新兴里“北极熊团”求援信号越来越绝望;机场遭到持续炮击,补给和伤员转运困难重重。

他走到观察口,望着外面被冰雪和死亡笼罩的世界,第一次对自己这支“王牌师”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向阿尔蒙德将军和东京发报,”他声音沙哑地对参谋说,“我们遭遇了中国军队主力部队的围攻,其战斗意志和兵力远超预估。长津湖地区形势极其严峻,陆战一师……需要支援,并可能不得不考虑……突围。”

而在志愿军一方,战士们利用战斗的间隙,在抢修工事,收集敌人遗弃的武器弹药和御寒物资。他们从冻僵的战友身上取下尚未使用的弹药,从美军尸体上扒下还算完好的靴子和手套。没有人哭泣,只有沉默的坚持和复仇的火焰在眼中燃烧。

林文澜接到了吴信泉的最新报告:“已对新兴里之敌完成最后合围,总攻准备就绪!”

他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仿佛要将这炼狱般的寒意和决绝一同吸入肺腑。

“命令吴信泉,总攻开始!我要在今天太阳落山前,看到‘北极熊团’的团旗!”

冰雪在燃烧,血在奔流,意志在与钢铁和严寒进行着最极致的较量。长津湖,这片美丽的冰湖,已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熔炉,吞噬着生命,也锻造着不朽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