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八年七月十五日,重庆的夏日闷热难当。林文澜站在原国民党行政院大楼的办公室内,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长江上往来穿梭的解放军舰艇。这座山城已经恢复了秩序,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司令员,收到一封特殊的外交信函。周志宏神色凝重地递上一个信封,来自美国驻华武官处,史迪威将军请求与您会面。
林文澜拆开信封,快速浏览了内容。信中,史迪威以个人名义请求进行非正式会谈,随行的还有两位美国特使米勒和鲍勃。
看来,蒋介石终于把美国人搬出来了。林文澜将信放在桌上,回复他们,同意会面,地点就在南山宾馆。
七月十七日上午,南山宾馆戒备森严。林文澜特意提前到达,在会客室内等待着老朋友的到来。当史迪威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两人都有一瞬间的恍惚。
林,好久不见。史迪威依然保持着军人的挺拔,但鬓角已经斑白。
史迪威将军,林文澜与他握手,没想到会在这里重逢。
随行的米勒是一位精明干练的外交官,而鲍勃则明显带着中情局的背景。寒暄过后,会谈很快进入正题。
林将军,米勒开门见山,美国政府高度关注中国局势。我们认为,继续内战只会给中国人民带来更多苦难。
林文澜平静地回应:结束战争的最好方式,就是蒋介石集团立即放下武器。
鲍勃插话道:将军,您应该清楚,美国在亚太地区有着重要利益。如果共产党坚持武力统一,恐怕会影响中美关系。
中国的事务应该由中国人民自己决定。林文澜语气坚定,任何外国势力都无权干涉。
史迪威叹了口气:林,还记得我们在缅甸并肩作战的日子吗?那时我们都为了打败日本法西斯而战。现在,为什么不能为了和平坐下来谈谈?
史迪威将军,林文澜正视着老友,我永远记得您对中国抗战的帮助。但今天的情况完全不同。蒋介石集团代表的是封建买办势力,他们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只有苦难。
会谈陷入僵局。这时,米勒使出了杀手锏:
林将军,美国政府愿意提供二十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帮助中国战后重建。条件是...停止军事行动,建立联合政府。
林文澜笑了:米勒先生,您认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是可以买卖的吗?
这不是买卖,鲍勃冷声道,这是现实政治。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你们很难重建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
中国人民有能力建设自己的国家。林文澜站起身,从东北到西南,我们亲眼见证了人民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