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挥师西进:决战川黔(1 / 2)

民国三十八年六月,南京的夏日已经初显炎热。林文澜站在重新修葺一新的总统府内,这里现在已经成为了第二野战军前进指挥部。墙上巨大的作战地图上,红色箭头直指西南。

司令员,中央军委急电。周志宏递过文件,命令我部立即西进,与第一、第四野战军配合,完成对西南的合围。

林文澜仔细阅读电文,目光坚定:蒋介石妄图依托西南负隅顽抗,我们要彻底粉碎他的美梦。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长江上游:命令部队三天内完成准备,兵分两路:主力沿长江逆流而上,直取重庆;偏师经湘西入黔,切断敌军退路。

六月十日,西征开始。林文澜亲自率领主力舰队溯江而上。与渡江战役时不同,这次他们拥有了缴获的国民党江防舰艇,组成了强大的内河舰队。

报告司令员,先锋舰队已抵达宜昌。通讯兵报告,守军不战而退,但在三峡航道布设了大量水雷。

林文澜登上舰桥,用望远镜观察着险峻的三峡航道:命令扫雷艇开路,各舰保持安全距离。

扫雷作业异常艰难。湍急的江流中,水雷随着波浪起伏,稍有不慎就会触雷。第一天就有两艘扫雷艇被炸伤。

这样太慢了。林文澜召集作战会议,我们必须另想办法。

这时,一个老船工被请到指挥部。这位在三峡航行了一辈子的老人提供了一条秘密航道:将军,我知道一条古栈道,虽然狭窄,但可以绕过最危险的水雷区。

林文澜当机立断:工兵部队立即修复栈道,轻型舰艇改走陆路!

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工兵部队日夜奋战,在悬崖峭壁上开辟道路。战士们用绳索将小型炮艇吊装上岸,再用履带车拖运过最险要的路段。

六月二十五日,奇兵天降。当解放军炮艇突然出现在巫峡出口时,守军目瞪口呆。

不可能!他们是怎么过来的?守军师长难以置信。

来不及组织有效抵抗,三峡天险就这样被突破。林文澜舰队直扑万县。

与此同时,偏师在郑洞国指挥下,在湘西山区也取得了突破。这支部队虽然以机械化装备为主,但在山区作战中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

司令员,郑师长来电,已占领铜仁,切断了黔川通道。周志宏报告。

林文澜看着地图,眉头微蹙:告诉郑洞国,就地构筑工事,准备迎击敌军反扑。蒋介石绝不会坐视退路被断。

果然,七月三日,国民党五个师向铜仁发起猛攻。郑洞国部面临严峻考验。

司令员,铜仁告急!通讯兵紧急报告,敌军动用了最新式的美制重炮。

林文澜沉思片刻:命令舰队加速前进,我们必须尽快拿下重庆,缓解铜仁压力。

七月七日,林文澜舰队抵达重庆外围。这座山城地势险要,蒋介石在此经营多年,城防极其坚固。

情况比预想的还要棘手。林文澜在观察所里说,敌军在朝天门至储奇门一线布置了密集炮台,江面完全被火力覆盖。

这时,杨文涛带来一个重要消息:司令员,我们与地下党接上了头。他们可以提供城内布防图,但要求我们尽快攻城,因为...蒋介石正在准备大屠杀。

林文澜面色骤变:什么大屠杀?

根据内线情报,蒋介石已经下令,在城破前处决所有政治犯,并炸毁重要设施。

这个疯子!林文澜一拳砸在桌上,传令各部队,明日拂晓发起总攻!

七月八日凌晨,总攻开始。解放军炮兵对重庆外围阵地实施猛烈炮击。但与以往不同,这次炮击有意避开了居民区。

特种分队,潜入城内,保护重要目标!林文澜下令。

赵永刚虽然伤未痊愈,但仍主动请缨:司令员,让我去!我熟悉重庆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