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铁流南下:平津鏖兵(1 / 2)

第九章:钢铁洪流:平津首战

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华北平原银装素裹。林文澜站在新设立的前进指挥所内,面前巨大的作战沙盘上,北平、天津两大城市如两颗钉子嵌在广袤的平原上。他麾下的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此刻已整编为拥有三个装甲团、五个机械化步兵师的钢铁雄师。

司令员,各部已到达指定位置。周志宏指着沙盘汇报,装甲第一团在杨村,第二团在廊坊,第三团作为预备队。五个步兵师呈扇形展开,对天津形成合围之势。

林文澜微微颔首,目光锐利如鹰。他转身对众将说:傅作义把主力收缩在平津两市,想要依托坚固城防与我们决战。但我们不是来攻城的,我们是来打援的。

他拿起指挥棒,点在沙盘上的一个新地点:根据情报,国民党第十三军正从张家口方向驰援。我们要在永定河畔给他们一个惊喜。

十二月十五日凌晨,永定河两岸雾气弥漫。林文澜亲自来到前沿观察所,通过望远镜观察着对岸的动静。他的装甲第一团隐藏在河岸的柳树林中,三十辆美制M4A3E8谢尔曼坦克已经做好战斗准备。

敌军先头部队预计一小时后到达。装甲团长赵铁柱报告,他们有一个装甲营和两个步兵团。

林文澜看了看怀表:按计划行事。记住,放他们过河再打。

上午八时,国民党第十三军先头部队开始渡河。工兵迅速架设浮桥,坦克和装甲车隆隆驶过永定河。

司令员,敌军已过半渡。观察哨报告。

林文澜沉稳下令:命令炮兵封锁河道,切断敌军退路。装甲部队,出击!

三发红色信号弹升空。刹那间,隐藏在柳树林中的坦克同时发动引擎,钢铁巨兽咆哮着冲出隐蔽阵地。与此同时,炮兵团的105毫米榴弹炮开始怒吼,准确地将浮桥炸成碎片。

坦克!共军有坦克!过河的敌军顿时陷入混乱。

赵铁柱坐在指挥坦克里,冷静地下达命令:一连从左翼包抄,二连正面突击,三连截断敌军退路。

三十辆坦克如离弦之箭,在平原上展开战斗队形。美制76毫米坦克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精准地摧毁敌军装甲车辆。

注意步坦协同!林文澜在无线电中提醒。

机械化步兵师的装甲运兵车紧随坦克之后,战士们跃出车厢,在坦克掩护下清剿残敌。这种娴熟的步坦协同战术,让习惯于传统作战的国民党军措手不及。

敌军指挥官试图组织反击,但为时已晚。林文澜的第二装甲团从侧翼杀到,完成了合围。短短两小时,过河的敌军一个整编旅就被全歼。

司令员,俘获敌军旅长以下三千余人,缴获坦克十二辆。赵铁柱兴奋地报告。

林文澜却没有丝毫松懈:立即转移阵地。敌空军很快就会来报复。

果然,一小时后,国民党空军P-51战斗机群出现在天空。但解放军早已转移,留给他们的只有空荡荡的战场。

当晚,林文澜在指挥部召开战况分析会。

这一仗打得不错,但暴露了一个问题。他指着地图说,我们的装甲部队机动性还是不够。傅作义已经在收缩防线,下一步必须加快推进速度。

郑洞国提议:是不是可以考虑夜间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