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愣了一下:"这...这是军事机密。"
"那我换个问题。"林文澜站起身,"如果美军面对的是关东军最精锐的师团,你们预计的战损比会是多少?"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米勒沉默不语。
"上校,"林文澜走到地图前,"我们面对的是日本陆军中最顽强的部队。他们不仅装备精良,而且战斗意志极其坚定。在这样的对手面前,任何低估都是致命的。"
他转身直视米勒:"请转告史迪威将军,第十战区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而不是指责。如果美方认为我们打得不好,可以停止援助。但是,我们会用任何可能的方式继续战斗。"
米勒的态度软化下来:"将军,我理解您的处境。我会如实向史迪威将军汇报。"
送走米勒后,周志宏担忧地说:"总座,这样强硬会不会影响美援?"
林文澜摇头:"恰恰相反。只有展现出我们的决心和能力,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
事实证明林文澜的判断是正确的。两天后,美军增加了对第十战区的援助,特别是医疗物资和特种装备。
十一月二十五日,林文澜召开作战会议,研究下一步行动计划。
"根据情报,"情报处长沈醉汇报,"日军第2师团退守保定后,正在积极整补。关东军司令部又调来了第9师团,预计十天内可以到达华北。"
"第9师团..."黄伯韬皱起眉头,"这也是关东军的精锐。"
"不仅如此,"沈醉继续说,"日军还在加强永定河一线的防御工事。看来是想把我们挡在保定以南。"
林文澜沉思片刻,突然问道:"日军补给线的情况如何?"
"主要依靠平汉铁路。但是最近我们的游击队很活跃,日军的补给不是很顺畅。"
"很好。"林文澜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命令各部队,以旅团为单位,对日军补给线进行破袭作战。我们要用最小的代价,消耗日军的实力。"
新的战术立即开始执行。第十战区的精锐小部队开始在日军后方活跃,专门袭击运输队和补给站。
十一月二十八日,第11集团军的一支特遣队成功炸毁了平汉铁路上的重要桥梁,切断了日军三天的补给。
十一月三十日,第13集团军的游击队在保定外围伏击了一支日军运输队,缴获了大量弹药和食品。
这些行动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有效地消耗了日军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它们让新兵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积累了战斗经验。
十二月一日,林文澜接到重庆来电。蒋介石对第十战区的战术转变表示赞赏,同时送来了一个好消息:新组建的五个补充师已经完成训练,可以立即北上增援。
"总座,这是个好机会。"周志宏兴奋地说,"有了这些生力军,我们可以发动新的攻势。"
林文澜却出人意料地摇头:"不,现在还不是时候。"
"为什么?"
"关东军的主力正在源源不断开来,此时决战正中日军下怀。"林文澜分析道,"我们要继续消耗战,等到日军精疲力尽时,再给予致命一击。"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保定以北的地区:"告诉各部队,继续以小规模行动为主。我们要像牛皮糖一样粘住日军,让他们不得安宁。"
新的战术思想很快传达给各部队。第十战区的官兵们开始转变作战方式,以连排为单位,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与日军周旋。
这种战术虽然不如大规模作战那样轰轰烈烈,但是效果显着。日军第2师团被这种"牛皮糖战术"搞得疲惫不堪,士兵的士气开始下降。
十二月五日,林文澜接到前线报告,日军第2师团开始向后收缩防线。
"总座,这是个好兆头。"周志宏说,"日军终于撑不住了。"
林文澜却依然谨慎:"不要大意。关东军很可能会采取更极端的行动。"
果然,第二天侦察机就发现日军第9师团正在快速向保定推进。
"命令各部队,立即停止进攻,转入防御。"林文澜果断下令,"我们要准备迎接日军的新一轮反扑。"
华北平原上,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但是这一次,第十战区的将士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更加艰难,但是他们有信心取得最后的胜利。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