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四面楚歌:华北危局(1 / 2)

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七日,北平铁狮子胡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内气氛凝重。司令官下村定大将站在巨幅作战地图前,手中的指挥棒重重敲打在代表第十战区的蓝色箭头上。

"诸君,"下村定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林文澜的第十战区已经严重威胁到平津地区的安全。根据可靠情报,其麾下五个集团军总兵力已达二十五万人,全部装备美式武器,战力空前。"

参谋长高桥坦中将快步上前,展开一份刚收到的电报:"阁下,大本营已经批准我们的请求。华东方面军第13军、华中方面军第11军将各抽调两个师团北上增援。关东军也将继续南下。"

下村定眼中闪过一道寒光:"很好。我们要趁这个机会,一举歼灭第十战区主力。"

他走到地图前,开始部署作战计划:

"第2师团、第9师团从保定向南进攻,牵制第十战区主力。"

"第110师团从石门向东推进,切断第十战区退路。"

"第13军的第22、第116师团沿津浦路北上,攻击第十战区右翼。"

"第11军的第3、第13师团从郑州方向北上,威胁第十战区左翼。"

"关东军第8、第24师团作为战略预备队。"

一道道命令迅速下达,整个华北的日军都开始调动起来。

与此同时,在邢台第十战区司令部,林文澜也接到了日军大规模调动的紧急情报。

"总座,"周志宏指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色箭头,"日军这次是倾巢而出啊。从各个方向来的部队总兵力超过十五个师团,约三十万人。"

林文澜面色凝重:"看来日军是要跟我们决一死战了。"

他沉思片刻,转向各集团军司令:"诸位,接下来的战斗将决定华北的命运。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黄伯韬首先表态:"总座放心,第11集团军誓与日军血战到底!"

卫立煌、陈子忠、汤恩伯也纷纷表示决心。

"好!"林文澜走到地图前,"既然日军想决战,那我们就奉陪到底。各集团军按照预定计划,准备迎敌。"

他开始具体部署:

"第11集团军负责保定方向,这里是日军主攻方向,任务最重。"

"第12集团军防守石门方向,绝不能让日军切断我们的退路。"

"第13集团军迎击从津浦路北上的日军。"

"第14集团军对付从郑州北上的日军。"

"新编第15集团军作为总预备队。"

各集团军司令领命而去,会议室里只剩下林文澜和周志宏。

"总座,"周志宏担忧地说,"日军兵力占优,我们这样分兵防守,会不会太被动了?"

林文澜摇头:"现在还不是反击的时候。我们要先顶住日军的进攻,消耗其实力,再寻机反击。"

他走到窗前,望着阴沉的天空:"告诉各部队,要做好打硬仗、打恶仗的准备。"

十二月八日,保定前线。

第11集团军司令黄伯韬亲自来到前沿阵地。通过望远镜,他已经可以看到日军第2师团和第9师团正在集结。

"命令各师,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黄伯韬沉着下令,"告诉弟兄们,今天来的都是日军精锐,绝不能掉以轻心。"

在第1军阵地上,军长陈刚正在视察工事。士兵们正在加固战壕,设置障碍物。

"军座,"第1师师长张彪报告,"前沿阵地已经按照标准加固,反坦克壕和雷区也都布置完毕。"

陈刚点头:"很好。但是记住,面对关东军,这些还远远不够。要设置假阵地,迷惑日军炮兵。"

与此同时,在石门方向,第12集团军也在积极备战。司令陈子忠召集各军师长开会。

"诸位,"陈子忠指着地图说,"我们的任务是守住石门,确保主力部队的退路安全。第110师团虽然不如关东军精锐,但也不可小觑。"

第4军军长黄伯韬起身说道:"总司令放心,第4军一定守住阵地,绝不让日军前进一步。"

在津浦路方向,第13集团军司令卫立煌正在部署防御。他的对面是日军第22师团和第116师团。

"这两个师团都是华东日军的精锐,"卫立煌对部下说,"特别是第22师团,装备了大量坦克和重炮。我们要利用地形,节节抵抗。"

第7军军长刘汝明建议:"总司令,我建议在铁路沿线埋设大量地雷,迟滞日军推进速度。"

"同意。"卫立煌点头,"立即执行。"

郑州方向,第14集团军司令汤恩伯面临着最大的压力。他的对手是日军第3师团和第13师团,这两支都是华中日军的王牌部队。

"报告总司令,侦察兵发现日军正在架设浮桥,准备强渡黄河。"

汤恩伯冷笑一声:"想渡黄河?没那么容易。命令炮兵,等日军半渡时进行火力覆盖。"

十二月九日,凌晨六时,战斗在各个方向同时打响。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保定前线,日军第2师团和第9师团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向第11集团军阵地发起了进攻。

"注意炮击!"前沿阵地上,军官们大声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