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 > 第5章 西顾帷幄:美械新军绘蓝图

第5章 西顾帷幄:美械新军绘蓝图(1 / 2)

重庆美军顾问团总部设在嘉陵江畔的一栋三层西式建筑内,这里原本是英国太古洋行的仓库,如今门口飘扬着星条旗,身着美式军服的宪兵在四周严密警戒。晨雾中的嘉陵江面,几艘运输舰正在卸货,隐约可见堆满码头的木质军火箱。

林文澜的车队在八点整准时抵达。他今天特意换上了一身崭新的美式将官卡其布军便服,这是他在缅甸作战时养成的习惯——与美军交流时,他总是格外注重这些细节。

"林将军,欢迎!"约翰逊上校亲自在门口迎接,用生硬的中文说道,随即改用英语,"会议已经准备就绪。"

会议室里,长条桌旁坐着十几名美军顾问,墙面上悬挂着巨幅中国战区地图。林文澜注意到军政部次长钱大钧也在座,两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诸位,"约翰逊上校开门见山,"根据租借法案,首批二十个师的美式装备已经运抵重庆。今天会议的重点,就是讨论分配方案和训练计划。"

他切换幻灯片,显示出装备清单:M1加兰德步枪、汤姆逊冲锋枪、巴祖卡火箭筒、60毫米及81毫米迫击炮、105毫米榴弹炮,甚至还有一批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

"这些装备足以武装二十个整编师。"约翰逊继续说道,"但是,我们要求接收部队必须证明有能力有效使用这些装备。"

钱大钧轻咳一声:"军政部已经拟定了初步分配方案。考虑到各部在缅北战役中的表现和当前防务需要,第11集团军将优先换装。"

林文澜面色平静,心中却是一震。这个决定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期。

"不过,"钱大钧话锋一转,"具体分配数量还要看各部的整训情况。军政部将组织考核,通过考核的部队才能获得装备。"

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何应钦带着几名随从走了进来。"抱歉来迟,"他面带微笑,"刚才在委座那里汇报工作。"

林文澜注意到约翰逊上校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何应钦的突然到来,显然不在美方的预料之中。

"关于装备分配,"何应钦在主位坐下,"军政部认为应该统筹考虑各战区的需要。第九战区、第六战区都面临较大压力,也应该分得部分装备。"

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何将军,"约翰逊上校语气转冷,"这批装备的分配必须确保最大限度地提升部队战斗力。我们希望看到它们被用在最能发挥效用的地方。"

"上校说得对。"何应钦点头,"但是各战区的情况不同,有些部队虽然暂时没有作战任务,但防务压力也很重。"

林文澜默不作声地观察着这场交锋。他明白,这场会议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军事讨论,变成了各派系争夺资源的角力场。

会议进入技术讨论环节时,美军装备专家详细讲解了新式武器的性能数据。

"M1加兰德步枪的射速是日军三八式步枪的三倍,一个装备M1步枪的连队,火力相当于日军一个大队。"米勒少校展示着射击数据,"但是,这对后勤补给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正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林文澜适时发言,"在缅北作战时,我们就曾因为弹药补给跟不上,导致新式武器无法充分发挥效能。"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考虑到了。"约翰逊接话,"美军将协助建立完整的补给体系,包括在昆明、贵阳等地建立大型弹药库。"

在讨论训练方案时,分歧再次出现。美军顾问主张完全按照美军操典进行训练,但何应钦坚持要结合中国军队的实际情况。

"完全照搬美军操典,我们的士兵可能难以适应。"何应钦说。

"但是现有的训练方法已经落后于装备发展。"米勒反驳。

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紧张。几位中国军官都低头不语,不敢卷入这场争论。

"或许可以采取渐进的方式。"林文澜打破僵局,"先按照美式操典训练骨干军官,再由他们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训练方案。"

这个建议得到了双方的认可。会议得以继续。

午休时分,林文澜与约翰逊在露台上单独交谈。

"林将军,"约翰逊递给他一支雪茄,"何将军似乎对你们获得太多装备有所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