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通\"一声,付林因一时激动,差点儿将水桶踩翻,他满脸兴奋地说道:“我知道了,是起跑脚的问题!怪不得今天训练时感觉不对劲呢。”
在隔壁听到动静的刘晴,心中担忧付林是否出了什么事,于是急忙赶来,打开了房门。
只见付林双脚站在水桶中,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付林,你怎么了?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刘晴一边关切地问道,一边拿起拖布,细心地擦去地上的水渍。
“没什么,刚才就是一激动,发神经了,嘻嘻。”付林赶紧坐到沙发上,把脚从水桶中拿出来,迅速擦干。
“发神经?真的假的,激动的啥?不会是有别的事吧?”刘晴放下拖布后,依旧满心怀疑地,连续追问道。
付林倒掉水后,转身搂住刘晴,嬉皮笑脸地说:“真的没事,放心吧。你这两天感觉怎么样?累不累?”
“没事就好,我还行,就是老爱犯困,总感觉睡不醒。”刘晴依偎在付林怀里,像极了一个温婉的小女人。
“不行的话,就请假回京都吧。反正你在这里也没啥事,我听说今年过节,集训队不放假了,你不如早点回去。明天李通就来了,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嗯……过几天吧,看看不行,就元旦之前回京都。”
“好吧。”付林说完,吧唧又亲了一口刘晴,才换好衣服,和刘晴一同下楼,去餐厅吃饭。
到达餐厅时,只见苏丙天正追着李青教练,询问着各种问题。
在粤东跟着袁指导训练时,苏丙天就喜欢琢磨,每天都会有一两个问题,等着袁导解答。
面对这个爱学习的弟子,袁国庆指导,总是不厌其烦地一一为他解惑。
在进入国家集训队前,袁导就告诫他:“到了百沙,要多向李青教练请教。他可是带出过付林、胡开这样优秀运动员的世界顶级教练。”
好嘛,这句话如同圣旨一般,深深地烙印在了苏丙天的心中。
到了百沙后,他总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一开始,李青教练也是满心欢喜地为他解答。
可时间长了,李青教练反而有些不适应了。于是,他给袁国庆打去了电话,一问才知道,苏丙天是真的爱学、爱上进。
从那以后,李青教练面对苏丙天的问题时,也总是耐心解答。
付林看到这一幕,笑着走过去拍了拍苏丙天的肩膀:“丙天,别老缠着李教练啦,先吃饭。”
苏丙天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气氛十分融洽。
吃过饭后,付林、李青、刘晴三人一起返回宿舍的路上,付林就把发现苏丙天起跑脚问题的事情,告诉了李青教练。
李青教练听后,眼睛微微一亮,露出一抹思索的神情:“哦?起跑脚有问题?这可不是小事。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起跑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影响到,起跑的反应速度和后续的加速节奏。”
刘晴在一旁点头,并没有说话。她虽然不知道付林具体要表达什么,但她明白这其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付林笑着接话:“没错,教练。我发现苏丙天的右腿比左腿粗,这就说明他的右腿力量要大于左腿。如果他一直用右前左后起跑,很难在起跑后就发挥他的右腿力量。”
李青教练沉思片刻:“这个点,我之前没有注意到。如果真是这样,可以考虑让他更改起跑脚。
丙天现在年轻,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肌肉记忆时间也短,倒是很适合改动。而且他基础扎实,力量、速度都不错,就是起跑反应和起跑技术上还有待提高。
明天训练时,我就重点观察他的起跑,然后找他聊聊。”
三人边走边聊,很快就回到了宿舍楼下。
回到房间后,李青教练反复思考着付林提出的问题。他从来没有怀疑过付林的观点,毕竟作为世界第一飞人,付林不会凭空说一些没有根据的话。
其实,李青教练自己也明白这些道理。自从带着付林从2003年开始,走向国际赛场以来,他就发现约90%以上的国际选手,采用“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的起跑方式。
这与多数人,右腿为更强壮的发力腿有关。将其放在后蹬位置,能更好地利用爆发力,推动身体加速。
而且,左脚在前,可使部分运动员在\"后蹬—摆动\"转换中更顺畅,衔接步频更自然,减少节奏卡顿,尤其适合追求快速起跑,与加速衔接的选手。
李青越想越觉得,付林说的很有道理,决定明天上午训练时,重点观察一下。
如果真是如此,可以和袁指导通个气,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第二天上午的训练中,李青教练在观察了苏丙天的两腿后,特意把他叫到身前,让他站好。
随后,李青在他身后,突然推了一下,进行“观察先迈出哪只脚”的测试。
若运动员本能先迈右脚,则右脚更适合作为起跑后的摆动腿,对应“左脚在前”起跑。
这是因为右脑控制左侧肢体,对信号察觉更敏感,左脑控制右侧肢体,执行肌肉力量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