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不死心,又找来更大的铁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撬下一块拳头大小的灰白色硬块。他将其投入旁边盛满水的木桶中。
按照常理,生石灰遇水会剧烈反应,沸腾发热(cao + h2o → ca(oh)2)。然而,这块硬物入水后,只是缓慢地冒着小气泡,并没有剧烈反应,而且水很快变得浑浊,硬块表面似乎在吸水,渐渐变得粘稠起来。
老周用手捞起一点粘稠物,在手指间捻了捻,感觉滑腻腻的,带着颗粒感。他尝试着将两块碎砖用这粘稠物粘合在一起,放在一旁晾干。
几个时辰后,当老周再去掰那两块砖时,他震惊了!两块砖竟然被牢牢地粘在了一起,任凭他如何用力,都纹丝不动!其粘合强度,远超他见过的任何泥浆、米浆,甚至糯米灰浆!
“这…这是什么神物?”老周看着手中那灰白色的硬块,又看看粘得死死的砖头,心脏狂跳起来。他虽然不明白原理,但凭着一辈子的经验,他知道,这东西绝不简单!甚至可能比上好的石灰还要珍贵百倍!
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用布包好那块硬物和粘合的砖块,快马加鞭,直奔长安城工部衙门。
阎立德正在为驰道地基和即将开始的学宫建筑用材发愁,听到老周语无伦次地汇报,本有些不耐烦。但当老周献上那灰白色硬块,并现场演示了其遇水粘合、硬化如石的特性后,阎立德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拿起硬块,仔细端详,又拿起铁锤用力敲击,听着那清脆的金石之声,感受着那可怕的硬度。再看着那两块被粘死、几乎成为一体的砖头,阎立德的双手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作为掌管天下工程的大匠,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
无需复杂的熬制(如糯米灰浆),遇水即粘,硬化后坚逾磐石!若用于驰道,地基将坚不可摧!若用于筑城,城墙将固若金汤!若用于建房造桥…阎立德简直不敢想象其前景!
“此物…此物从何而来?详细道来!”阎立德的声音都变了调。
听完老周讲述的意外烧制过程(高温、混入黏土杂质、雨水渗入),阎立德敏锐地意识到,这绝非偶然!是特定的材料(含黏土的石灰石)、特定的高温条件(意外达到)、以及可能的水汽作用,共同催生了这种神物!
“天佑大唐!天佑陛下!”阎立德仰天长叹,随即脸色一肃,“老周!此物干系重大,今日之事,在场所有人,立下死誓,不得泄露半个字!违令者,斩!”
他小心翼翼地将硬块和粘合的砖块收好,对老周道:“你立刻带路,回窑场!将那一窑所有烧成的‘疙瘩’,全部秘密运回工部!那座窑,封存!没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参与此事的工匠,全部调入工部内坊,严加看管,但有功劳,本官必重赏!”
安排好一切,阎立德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和震撼,他捧着那神奇的“胶泥”样本,几乎是跑着冲出工部,直扑皇宫!他必须立刻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禀报给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