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武将,新贵旧勋,顿时分成两派,在殿上激烈争论起来。支持者认为陛下英明果断,反对者则忧心忡忡,认为操之过急。
李世民(陈默)静静地看着,并未立刻制止。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不同的声音在朝堂上碰撞。这既是试探,也是立威。
就在争论渐趋白热化之际,一个清瘦、刚直的身影,从后排文官中大步出列。他身着绿色官袍(品级不高),面容严肃,眼神锐利如鹰,正是新任谏议大夫——魏征!
“陛下!”魏征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不畏权势的耿介,“臣魏征,有本要奏!”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这位以刚直敢谏闻名的“刺头”。裴寂等人眼中甚至闪过一丝期待。
“讲。”李世民目光平静地看着他。
“陛下登基,首推均田、整饬吏治,志在革除积弊,其心可嘉!”魏征先扬后抑,话锋陡然一转,“然!陛下可知,关中土地,十之七八已为勋贵、豪强、寺观所占?强行均田,无异于虎口夺食!考核官吏,触动世家门阀之利,其反噬之力,恐非新朝所能承受!更有山东士族,根深蒂固,若处置不当,恐酿成第二个‘七国之乱’!”
他直视李世民,言辞犀利:“陛下欲效仿商鞅变法,行雷霆手段,可曾想过,商鞅最终车裂而死?陛下初登大宝,根基未稳,便行此等撼动国本之策,臣…深为陛下忧!为大唐江山忧!此乃…操切冒进,取祸之道!”
魏征的话,如同冷水泼面,将朝堂上支持新政的热烈气氛瞬间浇灭。连房玄龄、杜如晦也微微皱眉。魏征所言,虽不中听,却句句切中要害,点出了新政最大的风险——既得利益集团的疯狂反扑!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龙椅上的新帝身上。他会勃然大怒?还是…虚心纳谏?
李世民(陈默)迎着魏征那毫不退缩的目光,脸上非但没有怒意,反而缓缓露出一丝…欣赏的笑容。
“魏大夫,问得好!”他声音沉稳,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自信,“你之所虑,朕岂能不知?商鞅变法,强了秦国,却也埋下了他个人的祸根。然,朕非商鞅!朕乃天子!”
他站起身,一股磅礴的帝王气势轰然散发:
“朕推行均田,是为万民谋生路,为社稷固根基!此乃煌煌正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朕考核官吏,是为澄清吏治,选贤任能!庸者下,能者上!此乃治国之要!”
“至于山东士族…”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朕自有‘润物细无声’之法,让他们…心甘情愿,为朕所用!”
他目光扫过裴寂等反对派,声音转冷:“朕意已决!新政必行!有敢阳奉阴违、阻挠新政者,无论勋贵豪强,还是世家门阀,休怪朕…不讲情面!”
“至于魏大夫,”他看向魏征,语气带着一丝意味深长,“你忧国忧民,直言敢谏,朕心甚慰!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朕擢升你为尚书左丞,即刻赴任!给朕好好看看,这新政,到底是不是取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