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幸存(1 / 2)

在科伦侦察卫星和无人机的冷漠注视下,这支由一百二十余名士兵护送着的近两千人平民队伍,如同一条缓慢蠕动的伤痕,在夜色和硝烟的掩护下,艰难地向东北方向移动。

他们的目标明确,位于东北方向、被联盟残部控制的最后主要据点:埃尔米拉矿区。

队伍行进得异常缓慢。平民中多有老弱妇孺,经过连日的惊恐和躲藏,体力早已透支,许多人只能相互搀扶,或者由士兵们轮流背负。

道路崎岖不平,布满了炮火留下的弹坑和障碍物。哭泣声、压抑的呻吟声和士兵们低沉的催促声交织在一起。

弗雷德和阿贾克斯走在队伍的不同段落,一边警惕地注视着天空和四周,一边尽力维持着队伍的秩序。

他们知道,虽然科伦暂时没有发动攻击,但危险远未解除。任何大的混乱或者暴露,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

与此同时,在埃尔米拉矿区,气氛同样紧张到了极点。雷诺伊尔和矿区指挥官朴柴犬早已接到了弗雷德通过仅存的、断断续续的通讯渠道发来的预警。

北部山区失守,残部正护送大量平民向矿区转移。

整个矿区如同一个被惊动的蚁巢,开始了最高级别的战备和接收准备。

最重要的便是防空。雷诺伊尔深知,失去了北部山区的屏障,矿区将直接暴露在科伦的空中打击之下。

他毫不犹豫地将联盟手中的三个经过连日休整和伪装的“山毛榉”防空导弹营全部部署到了矿区周边。

这些导弹营被精心配置在矿区外围的几个关键制高点和隐蔽山谷中,构成了一个尽可能覆盖矿区核心区域及主要接近路的防空保护伞。

虽然无法与科伦的完整防空体系相比,但至少能对来袭的敌机构成一定威胁,迫使它们不敢肆意低空轰炸。

矿区内部,原有的防空洞和矿坑系统被紧急扩建和加固,以容纳即将到来的大量平民。

工兵们日夜不停地工作,用支撑柱加固坑道,开辟新的通风口和逃生通道,储存饮水和食物。

整个矿区地下几乎被挖空,变成了一个庞大而简陋的地下避难所。

针对科伦可能使用的低空突防和精确打击,朴柴犬和毛里斯组织人手,在矿区地表和建筑物顶部,密集部署了大量的ZU-23-2高射炮、dShK重机枪以及单兵防空导弹发射点。

这些低空防空火力点虽然技术落后,但数量众多,形成了密集的弹幕封锁区,旨在弥补“山毛榉”导弹在高楼或山谷间可能存在的盲区,让科伦的直升机和低空战机不敢轻易靠近。

炮兵力量也被重新部署。

三个炮兵营被分散布置在矿区周边的隐蔽阵地,它们的任务不是与科伦炮兵对射,那无异于自杀,而是在敌军地面部队靠近时,进行出其不意的急促射,打乱其进攻节奏。

最核心的弹道导弹发射车和远程火箭炮则被小心翼翼地隐藏在了矿区最深、最坚固的矿洞深处。

这些是联盟最后的战略反击力量,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轻易暴露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