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形势不妙(1 / 2)

……雷诺伊尔的判断很快得到了证实。在随后的几天里,科伦及其支持的南方军并未发动大规模地面进攻,但一种无形的压力却更令人窒息。

由于科伦强大的电子战能力,联盟的雷达和大部分远程通讯设备不敢轻易开机,生怕招致精准的反辐射打击或更猛烈的电子压制,这导致联盟的战场感知能力被极大削弱,几乎成了“聋子”和“瞎子”。

为了摸清敌情,雷诺伊尔下令各部队派出大量2到3人组成的精干侦察小组,利用夜色和复杂地形的掩护,渗透到防线外围进行侦察。

这些侦察兵带回来的情报,拼凑出了一个严峻的战场形势:拉祖沃斯山脉南部,即联盟主力所在的区域,已经被南方军的部队构筑起了一道松紧结合但难以逾越的包围圈。

这道包围圈并非密不透风的人墙,而是由一系列控制着交通要道、制高点和山谷出口的坚固支撑点、巡逻队以及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和侦察设备构成。

任何大规模部队的调动,都很难逃过科伦强大的卫星监视。

侦察兵还确认,包围圈的北面,即通往更广阔北部山区的方向,确实没有被完全封死。

那里地形过于复杂,大规模部队难以展开和补给,南方军似乎有意留出了这个口子。但这绝非生路,而是陷阱。

一旦联盟主力放弃经营已久的坚固工事,试图从北部山区突围,必将暴露在科伦占据绝对优势的空中打击和远程火力之下,在崎岖的山路上沦为活靶子,结局可能比固守待毙更惨。

现在,唯一确认还在包围圈之外,并且具有一定战斗力的联盟部队,只剩下两支:

一支是驻守在前线要塞塞西北面,位于埃尔米拉矿区的农一团。

这支部队虽然是一支机械化步兵团,但战斗经验相对欠缺,装备相对科伦也较为落后,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保护矿区和附近聚集的平民,兵力分散,难以指望他们发动有效的解围作战。

另一支则是驻守在前线要塞西北方向,北部山区守军部队。

这支由弗雷德带领的部队擅长山地作战,但同样肩负着保护大量从马尔洛斯等地疏散至此的平民的重任,并且人手只有三百余人,压力巨大。

两地距离战场核心区都较远,中间还隔着南方军的封锁线和复杂地形。

指挥室内,气氛更加凝重。他们不仅被围困,而且与外界的可靠联系也变得极其困难。

特维拉的援助通道很可能也被科伦盯死,下一次补给不知何时才能送达。

“我们就像被关进了一个坚固的笼子,”第四装甲旅情报参谋苦涩地说,“科伦甚至不需要强攻,只需要时不时收紧一下绳索,或者断掉我们的水电粮食,就能让我们慢慢虚弱下去。”

雷诺伊尔沉默地看着沙盘。固守,意味着慢性死亡,资源终将耗尽。突围,意味着在野战中承受毁灭性打击。

寻求外部解围,唯一能指望的弗雷德和农一团都自身难保,且力量薄弱。

似乎无论哪种选择,前景都一片黯淡。联盟仿佛陷入了一个无解的困局,科伦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和实力,正以一种钝刀子割肉的方式,逐步消耗联盟实力。

就在这令人绝望的困境中,前线要塞战地医院内,出现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