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郭晓鹏的回答干脆利落,“我这就带团队过去,用最先进的仪器做检测,不仅要证明有效性,还要找出外资专利的漏洞——他们偷抄的只是配方,核心工艺的成分比例,他们学不会!”
两天后,聂明远的私人飞机降落在文山附近的机场。他带着装满现金的密码箱,还有一支专业的供应链团队,一见面就拍着陆则的肩膀:
“资金我带来五个亿,够你建厂房、扩规模了;航运渠道已经打通,东南亚、欧洲的代销点我帮你对接好了,只要产品合格,立刻就能出货。”
与此同时,郭晓鹏的实验团队也进驻了传习所,临时搭建的实验室里,各种仪器嗡嗡作响。
三天后,一份详尽的检测报告摆在了陆则面前:“陆则,你看,胡庆余堂的膏方里,这种活性成分是外资仿制品的三倍,而王大夫的飞针疗法,能精准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这些都有数据支撑!”
转机悄然出现。聂明远的资金到位后,陆则立刻给药农和匠人补发了补贴,又高价从外地采购了包装材料和加工设备,重建了晒场。
他跟药农们签订了保底收购协议:“以后你们的药材,传习所按市场价上浮20%收购,做成产品后利润二八分,你们拿八成!”
郭晓鹏的检测报告更是成了“利器”。陆则带着报告再次找到李主任,这一次,他的语气掷地有声:
“李主任,这是传统膏方的成分检测报告,证明它的药效远超外资仿制品。
聂明远的航运渠道能让这些产品销往全球,按现在的订单预估,明年传习所的利税就能超过津村制药,还能带动全县上千人就业——这不仅是传承,更是能让文山长久富起来的产业!”
李主任看着报告上的数据,又看了看传习所重新热闹起来的景象,终于松了口:“我帮你把报告递上去,再跟市里争取一下。虽然考核压力大,但能让百姓长久受益的事,我不能再妥协了。”
而那位一直打压传习所的王副主任,却在此时被人举报“收受津村制药好处费”,正接受调查——原来聂明远早就动用资源,查清了他与季鸿远的利益勾结。
传习所的局面彻底反转。郭晓鹏的报告让非遗认证顺利通过,还拿到了国家专项扶持资金;聂明远的航运渠道让第一批膏方和饮片顺利出口欧洲,回款很快到账,药农们拿到了实实在在的分成,之前动摇的人纷纷回来道歉,想要重新加入。
远在临海的别墅里,季鸿远看着手下送来的报告,脸色铁青。他猛地将手机摔在地上,怒吼道:“不可能!他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能量?”
而文山传习所里,陆则站在新建成的加工厂房前,看着匠人们忙碌的身影、药农们脸上的笑容,还有李主任送来的“中医药产业化示范基地”牌匾,突然明白:
破茧成蝶的关键,从来不是对抗现实,而是用“长远价值”打破“短期困境”——当传承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当传统技艺能让官员看到政绩、让百姓赚到收入,那些曾经的短视与妥协,终将被更长久的利益所取代。
聂明远拍了拍他的肩膀:“接下来,打算怎么干?”
陆则望着远方的群山,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扩大传习所规模,教更多人学手艺;联合全国的老匠人,成立技艺联盟,打破外资的专利垄断。季鸿远的围剿还没结束,但这一次,我们不再是孤军奋战。”
夕阳下,传习所的招牌熠熠生辉。曾经微弱的星火,如今已燃起熊熊火焰,不仅照亮了文山的群山,更照亮了传统技艺在时代浪潮中,破茧成蝶的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