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你们即将离去,或入朝堂,或赴边疆,或潜心研究,或开拓星海。无论身在何处,望尔等谨记:你们传承的,不仅是知识技艺,更是这缕自贞观年间便燃烧不息的龙魂!帝国未来的征途,绝非一帆风顺,前路或有更深的黑暗,更强的敌手。但只要我们魂不息,志不灭,这大唐,便永世不倒!这龙旗,便将永远飘扬在文明所能抵达的每一个角落!”
“龙魂不息,震古烁今!诸君,共勉!”
“龙魂不息!震古烁今!”
“誓死扞卫大唐!”
台下,万千学子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浪直冲云霄,连那尊李渊的雕像,仿佛都在这一刻变得更加栩栩如生,那石雕的眼眸中,似乎有微不可查的金光一闪而逝。
人群中,一位来自格物院的年轻学子,紧紧握着手中记录着最新“变量”理论猜想的手札,眼中燃烧着坚定的火焰;一位军事学院的毕业生,抚摸着配发的、镶嵌着微型龙魂符文的制式长剑,神色肃穆;一位自然之道的学徒,感受着周围因众人情绪激荡而活跃起来的自然能量,心中充满了守护的信念。
李慕仙看着这群即将如种子般撒向帝国四面八方的年轻人,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与“净化者”的对抗远未结束,那冰冷的秩序逻辑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已知宇宙的头顶。内部的治理也从未轻松,万载帝国积累的沉疴旧疾,新旧势力的博弈,疆域过于庞大带来的管理难题,都需要一代代人不懈努力。
但他更相信,只要这“龙魂”不熄,只要这种敢于向任何命运说“不”的精神还在传承,仙唐就永远不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誓师大会结束后,李慕仙没有返回东宫,而是信步走到了皇宫深处,一片被列为禁地的园林——这里仿照初唐时期太极宫的样式修建,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尽量还原了贞观年间的风貌。这是他下令修建的,并非为了怀旧,而是为了提醒自己,帝国的根基何在。
他停在一座小小的亭子前,亭中石碑上,刻着当年魏征进谏的着名篇章。他伸手抚摸着冰凉的碑文,仿佛能透过时空,感受到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那个一切传奇开始的地方。
“贞观……”他低声咀嚼着这两个字。那时的大唐,初立未久,内忧外患,远不如现在强盛。但正是那种于艰难困苦中玉汝于成的精神,那种君臣一心、开拓进取的锐气,奠定了后来万世之基。
“父皇,皇祖父,圣皇祖……”李慕仙仰望星空,那里是“Zc-01象限”的方向,也是“火种”舰船远航的深空,“你们未竟的事业,儿臣(孙儿)定当竭尽全力。这龙魂,绝不会在吾辈手中黯淡。”
他深知,帝国的未来,不能仅靠对过去的缅怀,更不能因暂时的“和平”而懈怠。“净化者”的威胁如同悬颈之刃,已知宇宙之外还有无尽的未知。仙唐需要一场新的“贞观”,不是治世,而是一场深入文明骨髓的革新与奋发,一场面向更残酷未来的全面准备。
科技、魔法、修真的融合需要推向更深层次;军队的建设需要跳出旧有范式,针对“秩序湮灭”类威胁研发全新战法;民智需要进一步开启,让龙魂精神真正成为每个唐民的自觉;与盟族的关系也需要在新的威胁认知下重新梳理与深化……
路,还很长。终点,遥不可及。
但正如他今日对学子们所言,只要龙魂不息,只要那份自贞观年间便传承下来的勇气与开拓精神仍在,仙唐的脚步就永不会停歇。
夜色渐深,长安神都万家灯火,与漫天繁星交相辉映。在这片由李渊开创的基业之上,新的故事,新的征途,正在李慕仙这一代,以及更年轻的后来者手中,徐徐展开。龙魂的震鸣,穿越了万载时空,依旧在这片星空下,激荡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