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联军在经历了星芒打击和内部分歧后,攻势明显放缓,变得更加谨慎,似乎在重新评估和调整。而唐军则抓紧这宝贵的喘息之机,拼命加固工事,补充物资(得益于葛逻禄袭扰力度因吐蕃变局而减弱),士气也因之前的胜利和潜在的援军希望而保持高涨。
李世民收到了王玄策通过秘密渠道送来的简报,得知其已接触禄东赞并施压成功,心中大定。
“好一个王玄策!真乃奇才也!”他难得地露出了赞赏的笑容,“一封书信,胜过十万雄兵!”
他立刻召集众将,宣布了这一好消息(当然,隐去了具体细节,只言吐蕃内乱,无力北顾),极大地鼓舞了将领们的信心。
“南线暂安,我军后顾之忧已解!”李世民的声音铿锵有力,“接下来,便是与大食一决雌雄之时!诸君务必抓紧时间,休整士卒,加固城防!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
然而,就在李世民以为吐蕃之患暂告段落之时,数日后,又一封来自逻些的密信,以更快的速度送到了他的案头。
信仍是王玄策所发,内容却更加惊心动魄:
禄东赞在与他秘密接触后,竟以雷霆手段,突然发难!他以“清查刺杀赞普真凶”为名,出动其掌控的精锐亲军,连夜包围了几家与旧贵族联系密切、且曾强烈质疑他的苯教寺庙,并以“勾结外敌、用邪术毒害赞普”的罪名,逮捕了数位颇有声望的苯教法师!同时,他高调宣布,已通过特殊渠道,请得大唐神医(虚张声势)及苯教高人联合会诊,定要救醒赞普!
此举一出,逻些哗然!禄东赞巧妙地将内部矛盾转移,把自己从嫌疑犯变成了清查真凶的“忠臣”,并将最大的反对力量苯教推到了风口浪尖,扣上了勾结外敌的可怕罪名!
王玄策在信中写道:禄东赞此獠,果然奸猾异常!其借我大唐之势,行铲除异己之实!然其目前所作所为,客观上确实压制了反唐最激烈的旧贵族与苯教势力,且其救驾姿态做得十足,短期内吐蕃内乱或可因其高压而暂平,但其国内矛盾已然激化,隐患深种。建议王爷,可默认其行为,暂保南方安稳。
李世民看完密信,良久无言。他踱步到帐外,望着高原的方向,目光深邃。
禄东赞的狠辣与果决,超出了他的预料。这是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可能会反伤自身。但眼下,吐蕃的内乱能以这种方式迅速平息,对大唐而言,确实是最好不过的结果。
“好一招驱虎吞狼,借力打力……”李世民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禄东赞啊禄东赞,你果然是个角色。也罢,便让你先替大唐稳住这高原。待本王解决了怛罗斯之事,再与你慢慢计较。”
他回到帐中,提笔给王玄策回信:“见机行事,保持接触,密切关注,暂稳为主。”
至此,吐蕃这条巨大的暗线,终于在王玄策这颗巧妙落下的“暗棋”作用下,以一种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方式,被暂时强行按捺下去。其内部矛盾并未解决,反而在高压下沉淀得更加危险,但至少在可见的未来,已无力也无意再对大唐的西域战略构成重大威胁。
南方的惊雷暂时隐去,所有的焦点,再次完全汇聚到了怛罗斯城下那片被血与火浸透的土地上。
大唐与大食的最终决战,失去了最后的干扰项,即将拉开最纯粹的、也是最残酷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