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312章 地宫迷雾

第312章 地宫迷雾(1 / 2)

裴寂诡异暴毙于天牢,其临死前那番关于“永恒之暗”与“地宫”的癫狂呓语,如同跗骨之蛆,在李渊心头萦绕不去。而当这份不安与袁天罡昏迷中再次吐露的“地宫”二字重合时,便化作了一种极其强烈的、不祥的预感。

帝国的力量再次高效运转起来,目标直指东都洛阳。

洛阳,紫微宫。

昔日隋炀帝倾尽国力营造的东都皇宫,气势恢宏,殿宇连绵。自大唐立国以来,虽政治中心西移长安,但洛阳依旧是国家重要的东部中心,其皇宫亦有官员留守维护。然而,谁又能想到,在这象征着至高皇权的宫阙之下,可能隐藏着颠覆一切的黑暗巢穴?

洛阳留守、蒋国公屈突通,这位以稳健勇猛着称的老将,在接到皇帝措辞极其严厉的密旨后,不敢有丝毫怠慢。他立刻调动麾下最可靠的部队,以演练防务为名,暗中将紫微宫各区域彻底封锁、隔离。同时,大批工兵和百骑司探员被调入宫中,手持从清虚观缴获的零星线索(吴师邈住处搜出的某些带有奇特符号的图纸)以及裴寂、袁天罡话语中透露的只言片语,开始对紫微宫的地下结构进行前所未有的彻底排查。

这是一项极其繁琐且需要耐心的工作。紫微宫规模巨大,地下既有前朝遗留的仓储、通道,也有各种废弃的密室、水渠,结构复杂,许多图纸早已遗失。探员和工兵们只能依靠经验和有限的线索,一寸寸地敲击地面、探查墙壁,寻找任何可能的暗道入口。

时间一天天过去,进展却微乎其微。焦虑的情绪在蔓延。屈突通每日坐镇指挥,眉头越锁越紧。他深知陛下对此事的重视,若最终一无所获,他难辞其咎。

就在排查工作进行到第十日,焦点逐渐集中在位于紫微城西北角、一处相对偏僻破旧的宫殿, 隋炀帝时期修建的“凝华殿”时,转机出现了。

一名年轻的百骑司探员,在检查殿后一处堆放杂物的耳房时,发现地面一块青石板周围的缝隙似乎过于干净,与周围积尘颇厚的石板形成对比。他尝试用刀撬动,石板竟微微松动!他立刻唤来同伴。

众人合力,小心翼翼地将这块重达数百斤的石板撬开。的狭窄石阶!一股混合着陈腐泥土和某种奇异腥气的冷风,从下方幽幽吹出,令人汗毛倒竖。

消息立刻报给屈突通。老将军亲自赶到现场,看着那黑黝黝的洞口,面色凝重。他令士兵高举火把,率先沿着石阶向下走去。

石阶陡峭而湿滑,向下延伸了约摸两三丈深,便进入了一条人工开凿的甬道。甬道宽阔了许多,可容两人并行,四壁皆是坚固的青砖,壁上每隔一段距离便设有灯台,只是早已油尽灯枯。空气愈发阴冷潮湿,那股奇异的腥气也越发明显。

屈突通示意队伍停下,侧耳倾听。死一般的寂静,唯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和众人压抑的呼吸声。

他们谨慎地向前探索。甬道并非笔直,而是多有弯折,似乎通向极深的地下。走了约一炷香的功夫,前方豁然开朗,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

火把的光芒有限,无法照全整个空间,只能隐约看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溶洞加以人工修葺而成。洞顶垂下无数钟乳石,地上则遍布石笋。而在洞穴的中央,赫然矗立着数尊与洛阳清虚观密室中发现的、一模一样的黑袍邪神雕像!它们围成一个诡异的圆圈,仿佛在进行某种古老的仪式。

更令人惊骇的是,在那些雕像的脚下,以及洞穴的四周,散落着大量的人类白骨!有些骨架尚且完整,有些则已散乱,从数量上看,至少有上百具之多!许多骨头上还残留着清晰的啃噬和利刃劈砍的痕迹!

即便是屈突通这等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老将,见到此情此景,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一股寒意从脊背直窜头顶。

“搜!仔细搜查!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许放过!”屈突通压下心中的震惊,厉声下令。

士兵们强忍着恐惧,分散开来。很快,更多的发现让人头皮发麻:在洞穴的深处,发现了更多简陋的牢笼和刑具;发现了绘制着复杂邪异符文、用于祭祀的石台,石台早已被暗黑色的、疑似干涸血液的物质浸透;发现了大量刻有“锁链玄鸟”标记的器皿和残破的卷轴。

然而,最关键的发现,来自洞穴一侧墙壁上的一扇巨大、厚重的石门。石门紧闭,门上雕刻着繁复而扭曲的图案,中心正是那锁链玄鸟。石门异常坚固,尝试推动,纹丝不动,显然设有机关。而在石门前的空地上,发现了打斗的痕迹,几具相对新鲜的尸体倒毙在地,看其衣着,并非军士,也非寻常百姓,更像是江湖人士或某个秘密组织的成员,死状凄惨。

“看来,有人比我们早到了一步。”屈突通面色阴沉,“而且,发生了冲突。”他仔细检查了那些尸体,在其中一具尸体的紧握的手中发现了一块小小的、不起眼的木牌,上面刻着一个“影”字。

“影”?是“影巢”的意思吗?这些死者,是“锁链玄鸟”的人?他们是死于内讧,还是……被灭口?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指向了这扇打不开的石门之后。那后面,藏着什么?是裴寂所说的“地宫”核心?还是那所谓的“永恒之暗”?

屈突通不敢擅动,一方面令工兵中的巧匠尝试破解石门机关,另一方面,立刻将此地所有发现,绘成图样,写成详细奏报,以八百里加急,火速送往长安。

长安,两仪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