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310章 乾坤初定

第310章 乾坤初定(1 / 2)

裴寂的倒台,如同在长安城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波澜久久未能平息。天牢最深处,重兵把守的囚室中,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司空,如今身着赭衣,须发凌乱,却依旧保持着一种诡异的平静。他不再言语,对于审讯,要么闭目不语,要么便重复着那日朝堂上那句令人费解的话:“陛下,您可知代价为何?” 仿佛他并非阶下之囚,而是一个知晓最终答案的旁观者。李渊下令严密看管,不许任何人探视,他要慢慢熬干这只老狐狸最后的底气,更要从他嘴里撬出关于“锁链玄鸟”的一切。

与此同时,一场不可避免的清洗在朝野上下迅速而又有序地展开。三法司与百骑司联手,依据查获的账册、书信以及被捕人员的供词,开始勾勒裴寂经营多年的势力网络。名单不断加长,每日都有官员被停职、带走调查。长安城中,往日车水马龙的裴府及各相关府邸,如今皆被禁军围得水泄不通,抄家、籍没财产的行动日夜不停。哭嚎声、哀求声时有所闻,往日煊赫的朱门顷刻间楼塌人散。

恐慌情绪不可避免地蔓延开来。即便李渊再三申明“首恶必办,胁从不同,清白者不究”,但牵连之广,仍让许多官员,尤其是与裴氏或有旧谊、或曾在其门下任职的官员,人人自危,生怕下一刻缇骑便登门索人。

数日后的一次御前会议,两仪殿内的气氛依旧凝重。

李渊看着戴胄呈上的初步审查名单,眉头紧锁。名单上涉及的人员,从六部郎中到地方刺史,竟有数十人之多,其中不乏一些颇有才干的官员。

“陛下,”房玄龄见状,出言道,“裴寂经营多年,党羽盘根错节,此乃意料之中。然则,若株连过广,恐伤朝廷元气,亦使人心不稳。臣以为,当区分首从:于谋逆、巫蛊、资敌等核心罪行参与极深者,依律严惩,绝不姑息;而对于那些仅是趋附权势、或有经济往来、未涉核心机密者,或可酌情贬谪、流放,给予改过自新之机,亦显陛下仁德。”

杜如晦补充道:“房相所言极是。此外,空出之职缺,需尽快遴选贤能填补,以免政务瘫痪。臣建议,可大力擢升近年来科举中之优异者,以及各地考绩卓着之干吏。山东、江南士子中,亦多有才俊,可予重用,以平衡朝局。”

李渊颔首,这正是他的想法。清洗是为了巩固皇权,扫除叛逆,而非为了清洗而清洗。他要的是一个能高效运转、忠于皇权的朝廷。

“准奏。玄龄、克明,此事便由你二人主导吏部,会同中书门下,尽快拟定一份详尽的处置方案及铨选补缺名单,报朕御批。原则便是:首恶必诛,胁从清查,人才为本,稳定为上。”

“臣等遵旨!”房杜二人领命。他们知道,这将是一次对大唐官僚体系的重要重塑,也是打破原有门阀垄断、注入新鲜血液的良机。

侍中陈叔达在一旁听着,神色复杂。他虽与裴寂有旧,但也深知其罪当诛。此刻见陛下采纳房杜之议,并未扩大化,心中稍安,同时也感到,经过此次风波,陛下对房杜等秦王府旧臣的倚重将更为显着,朝堂权力的天平正在悄然倾斜。他暗自叹息,知道自己日后更需谨言慎行。

就在朝堂忙于清理废墟、重建秩序之际,边疆的捷报如同春风般吹散了长安上空的些许阴霾。

首先是来自西北的军报。左骁卫大将军、凉州都督李大亮奏报:趁突厥颉利可汗新败于陛下之手、内部纷争不休之机,唐军主动出击,扫荡了屡屡犯边、依附突厥的吐谷浑残部以及几股强大的羌人部落,斩获甚众,河西走廊自此更为畅通,丝路商旅皆称颂陛下天威。

紧接着,更是重量级的捷报传来!代州都督张公谨以六百里加急送来了李靖大将军的捷报:李靖率精锐骑兵,出云中,千里奔袭,于阴山脚下奇袭突厥颉利可汗牙帐!颉利仓促应战,大败而逃,其部众溃散,妻子被俘,唐军缴获牛羊辎重无数!目前李靖正乘胜追击,扫荡残敌,漠南之地,几尽为大唐所有!

消息传开,整个长安都沸腾了!突厥,这个压在中原王朝头上数十年的心腹大患,竟然在陛下雷霆一击和李靖的神速用兵下,轰然崩塌!这可是不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