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283章 暗涌迭起

第283章 暗涌迭起(1 / 2)

李渊的强力支持和魏征在朝堂上的悍然反击,如同一盆冰水,暂时浇熄了世家门阀明面上的火焰。然而,朝堂的寂静并非风波平息,而是暗流转向更深、更隐蔽的河道。巨大的政治惯性以及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绝不会因一次朝会上的挫败而轻易瓦解。

数日后,黄昏。梁国公房玄龄府邸书房。

灯烛初上,房玄龄与杜如晦对坐弈棋,黑白子错落于楸枰之上,但两人的心思显然都不在棋局。

“克明,陛下之意,你我都明了。这考成新法,乃是为国选材、长治久安之策,亦是对魏玄成此番雷霆手段的疏导与补充。然,起草易,推行难啊。”房玄龄落下一子,轻叹一声。他面容带着一丝疲惫,这些时日协调各方、处理魏征送回的无数案卷,耗神极大。

杜如晦指尖捻着一枚黑子,沉吟良久才缓缓落下:“玄龄兄所虑极是。新法条款,势必触动现有官员升迁考绩之规,其中利益牵扯甚广。今日散朝后,已有数位同僚‘偶遇’于我,言语间皆是对新法可能‘过于严苛’、‘不近人情’的担忧。其意不言自明。”

他所言的“同僚”,自然多是与世家大族关系密切之辈。他们无法直接反对皇帝支持的魏征,便试图在“制度建设”层面进行软抵抗,期望将新法稀释或拖延,使其最终沦为一道空文。

“不止于此。”房玄龄压低声音,“我接到密报,山东、河北等地,已有士子聚集,非议朝政,言及……‘寒门酷吏当道,士族报国无门’。此等言论流传甚快,恐非自发,背后当有人推波助澜。”

这是更阴险的一招,利用舆论和士林清议向朝廷施压。一旦形成“皇帝纵容寒门打压士族”的舆论风向,不仅会阻碍新法推行,更可能动摇统治根基。

杜如晦眉头紧锁:“此风不可长。然亦不可强行弹压,否则正中其下怀,坐实了‘打压’之名。需得想个法子,既能遴选真才,安抚士心,又能堵住悠悠众口。”

两位宰相陷入了沉思。棋局之上,黑白纠缠,如同眼下这纷繁复杂的朝局。

与此同时,皇宫深处,两仪殿。

李渊并未就寝,而是单独召见了即将再次离京的魏征。殿内只点了几盏灯,光线昏暗,将两人的身影拉得悠长。

“玄成,今日召你前来,可知朕意?”李渊的声音在空旷的殿中显得有些低沉。

魏征躬身:“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朝堂之上,朕支持你。但你也看到了,反对之力,盘根错节,非一日可除。他们明的奈何不了你,暗地里的手段,恐怕很快就会来了。”李渊目光锐利,“或为构陷,或为拉拢,或为……杀机。”

魏征面色不变,坦然道:“臣自奉旨之日起,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求无愧于心,无愧于陛下,无愧于天下百姓。”

“朕知你忠心,亦知你刚直。”李渊走到他面前,目光复杂,“然,刚极易折。朕需要你这把刀继续为朕斩除荆棘,但不能让你未竟全功便折损。此次再出京,朕会派一队百骑司精锐,扮作随从,护你周全。此外,”

李渊从袖中取出一面小巧的玄铁令牌,上书一个“赦”字,递给魏征:“持此令牌,如朕亲临。若遇地方官员或豪强武装抗法,危及性命,可凭此令牌,调动当地府兵及折冲府军,先平乱,后奏报!”

这几乎给予了魏征极大的军事调动权,可见李渊对其的信任以及对其处境危险的预判。

魏征深吸一口气,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令牌,感受到的不仅是权力,更是千钧重担:“臣……谢陛下信重!必慎用此权,以安地方,绝不辜负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