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282章 砥柱惊澜

第282章 砥柱惊澜(1 / 2)

魏征巡查使团掀起的惊雷,并未随着几颗贪官头颅落地而停歇,反而以其摧枯拉朽之势,向着帝国肌理深处更顽固的痈疽蔓延。一道道查实问罪的奏报,如同带着血色的箭矢,不断射入长安太极殿,每一份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朝堂之上,表面维持着因北疆大捷而残留的喜庆余温,但其下潜流的碰撞与激荡,已愈发汹涌。

这一日的大朝会,气氛格外凝重。当常规政务奏报完毕,短暂的沉默之后,风暴终于被引爆。

出身太原王氏,官居门下省给事中的王珪,手持玉笏,稳步出列。他年约五旬,面容清癯,是三朝老臣,更是王氏在朝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素以沉稳持重着称。然而今日,他眉宇间却笼罩着一层难以掩饰的沉痛与忧愤。

“陛下!”王珪的声音不高,却清晰传遍大殿,带着一种沉重的力量,“臣,有本启奏!”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李渊端坐龙椅,面色平静:“王爱卿有何事奏?”

王珪深吸一口气,朗声道:“臣要弹劾秘书监、巡查使总领魏征,借巡查之名,行酷烈之实,滥用职权,罗织罪名,残害忠良,动摇国本!其罪有三!”

“其一,手段酷烈,有违仁政。所到之处,不经三司核查,不循司法常例,动辄锁拿官员,严刑逼供,屈打成招!致使河北、河南等地,官吏人人自危,政令几近瘫痪,百姓未受其利,先遭其扰!此非治国,实乃乱国!”

“其二,罗织罪名,排除异己。其所查办官员,多为尽心王事、略有瑕疵之辈,却遭其无限上纲,重判严惩。而其所纠之‘罪’,多有牵强附会,甚至查无实据之处!臣怀疑,其心非为公义,实为借此良机,铲除不与己同之官员,培植私党!”

“其三,也是臣最痛心之处!”王珪声音陡然提高,带着悲怆,“其刻意针对山东士族、关陇世家子弟!邢州刺史王怀恩,虽御下不严,然罪不至死,却遭其当堂羞辱,锁拿问斩!其余各地被查办者,十之七八皆出身名门!陛下!自北周以来,关中、山东士族便与国同休,共治天下,乃朝廷之基石!魏征此举,岂非自毁长城,寒尽天下士人之心?长此以往,谁还愿为陛下效忠,谁还敢为朝廷出力?!”

王珪的话语,如同重锤,敲打在殿中许多出身世家的官员心上。他们或许与王怀恩无亲,但兔死狐悲,物伤其类。顿时,数名御史、言官乃至部分六部官员纷纷出列附和。

“陛下!王给事中所言极是!魏征确乎太过!”

“肃贪固然重要,然需依法而行,岂能如此践踏朝纲!”

“恐其借陛下之威,行一己之私!请陛下明察!”

声浪渐起,目标直指魏征,甚至隐隐触及背后支持魏征的皇帝。殿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站在世家一边。

寒门出身、依靠军功和新政提拔上来的官员们,则大多面露不忿。一位兵部郎中忍不住出列反驳:“王公此言差矣!贪官污吏,吸食民脂民膏,致使北疆将士粮饷不继,致使河东百姓卖儿鬻女,此等蠹虫,难道只因出身名门,便可法外容情?魏秘书监雷厉风行,正是为国除害,为民请命!何错之有?”

“正是!若非如此酷烈手段,怎能撼动那些盘根错节的贪腐网络?难道要温良恭俭让,等他们自己把贪墨的银两送回来吗?”另一位来自格物院的官员也高声支持。

朝堂之上,迅速分化成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方以世家官员为主,抨击魏征手段;一方以寒门、新晋官员为主,支持反腐行动。双方引经据典,争论不休,甚至带有火药味。

龙椅之上,李渊面沉如水,静静地看着下方的争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看不出喜怒。他没有立刻制止,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就在争论趋于白热化,几乎要变成朝堂骂战之时,一个清冷而坚定的声音,如同冰泉般注入这沸腾的场域。

“陛下,臣,魏征,有本奏!”

众人愕然望去,只见殿门口,风尘仆仆的魏征,不知何时已然返京,正大步走入殿中!他官袍下摆沾着泥点,面容清瘦憔悴,但腰杆挺得笔直,眼神锐利如初,甚至更添几分历经风霜的沉凝。

他无视两旁或敌视或支持的目光,径直走到御阶之下,对着李渊深深一揖,然后转过身,面对王珪等一众弹劾他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