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一下,似乎是在整理思绪,然后继续说道:“尤其是从龙宫和妖府流出来的那些海中特产,比如避水珠、夜明珠、疗伤灵药以及特殊金属等等,这些东西虽然数量非常稀少,但是它们的价值简直无法估量啊!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宝,其利润之高,简直超乎想象。”
正说着,就见码头上一处稍微僻静的区域,一群穿着市舶司特殊服饰(带有镇异司暗记)的吏员,正在小心翼翼地验收几箱来自深海、散发着微弱灵光的货物,与几个形态与人类略有差异、披着斗篷的身影低声交谈着。周围有士兵隔离,寻常人不得靠近。那正是“异藩所”在与化形后的水族进行交易。
就在这时,只见户部尚书戴胄行色匆匆地从官署内快步走出,径直奔向高台。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急促,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禀报给皇帝。
登上高台后,戴胄脸上的笑容如春花绽放一般灿烂。他的手中紧握着一份刚刚出炉的最新报表,仿佛那是一件稀世珍宝。
“陛下!大喜啊!”戴胄的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抑制的兴奋,“泉州和明州两市舶司已经初步建成,而且首月的税收成绩斐然,分别达到了三十万贯和二十五万贯!再加上广州这边的市舶司,臣预计今年全年,三大市舶司的总收入极有可能会突破六百万贯啊!”
说到这里,戴胄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继续说道:“这……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臣为陛下管理钱财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如此汹涌而来的财源啊!”
这个数字,让见惯大风大浪的房玄龄和杜如晦都再次动容。这意味着,仅海上贸易一项,其收入就将接近甚至超过全国传统的农业税赋!大唐的国库,将前所未有的充盈!
李渊闻言,眼中精光更盛。他深知,这笔巨款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可以推行更多利国利民的政策,意味着可以打造更强大的军队,意味着可以支持格物院进行那些耗资巨大的“奇技淫巧”研发,也意味着……他有更多的资源去探索和应对那更加广阔而神秘的“三界”!
“好!甚好!”李渊连说了两个好字,“戴爱卿,税收大增,乃众卿之功。然亦需谨记魏征之言,税制需公平合理,吏治需清明如水。市舶司初立,切勿让贪腐蠹虫蛀蚀了这大好局面!”
“臣明白!臣已抽调精干吏员,强化审计监察,定不负陛下所托!”戴胄连忙保证。
一行人正说话间,港口突然响起一阵更加喧哗的声浪。只见一支庞大的船队正缓缓驶入港口,为首的几艘巨舰规模格外庞大,船体吃水极深,显然满载而归。船帆上绘着独特的徽记——那是皇室和几个顶级门阀联合组建的“远航商会”的标志。
“是去岁末前往天竺(印度)的船队回来了!”冯盎兴奋地介绍道,“他们不仅带回了更多的香料、宝石、象牙,据说还聘请了几位天竺的学者、医师、历算家随船而来!更打通了与波斯湾乃至大食(阿拉伯)商人的联系渠道!”
船队靠岸,带来的不仅是货物,还有令人振奋的消息和更广阔的视野。水手们兴奋地向围拢过来的人们讲述着沿途见闻:庞大的海兽、奇异的风俗、富庶的城邦、还有那无垠的、通往更遥远世界的蓝色航道……
李渊看着那归来的船队,看着港口这派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景象,心中豪情顿生。
海上丝绸之路,这条连接东西方的黄金通道,在大唐帝国有意的推动和规范下,真正进入了它的繁盛期。千帆竞流,载去的不仅是货物,更是大唐的国威、文化和影响力;带回的不仅是财富,还有知识、技术和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帝国的血脉,正通过这无尽的碧波,变得更加充盈、强健,奔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