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266章 丹劫涤魂

第266章 丹劫涤魂(2 / 2)

袁天罡三人更是将法力催谷到极致,汗如雨下,身体微微颤抖,全力辅助药力疏导,镇压残余咒力的反扑。

殿外,风雪似乎更急了,隐隐有雷声滚过天际,仿佛这逆天改命之举,引动了冥冥中的某些规则。

这场内在的“丹劫”不知持续了多久,也许只是一刻钟,也许有一个世纪那么长。

终于,李渊体表的黑气越来越少,最终彻底消散。那赤红的颜色也渐渐褪去,转化为一种温润如玉的光泽。他暴起的青筋平复下去,扭曲的面容逐渐舒展,呼吸变得悠长而平稳,一股前所未有的旺盛生机,如同沉睡的火山般在他体内缓缓苏醒。

他缓缓睁开了眼睛。

那双眸子,深邃如昔,却更加明亮,锐利如电,仿佛能洞穿虚妄。一股无形的、远比之前更加强大和凝练的威压自然而然地散发开来,虽然只是一闪而逝,却让在场所有人心头一凛,仿佛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伤重的帝王,而是一头真正苏醒的、睥睨天下的洪荒巨龙!

“陛下!”众臣惊喜交加,齐齐跪倒在地,声音带着激动和哽咽。

李渊长长地、无比顺畅地呼出了一口浊气,这口气息中再无半点冰寒之意,反而带着一股淡淡的、令人心旷神怡的异香。他感受着体内奔腾汹涌的力量,那困扰他多时、几乎将他拖入深渊的阴寒咒力已然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与强大。龙魂不仅恢复,似乎还因炼化了那一丝龙王精血而变得更加凝实、活跃。

“朕……无碍了。”李渊的声音平稳有力,带着一种久违的轻松和毋庸置疑的威严,“众卿平身。”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体内传来一阵轻微的、如同雷鸣般的爆响,那是气血畅通、力量充盈的表现。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激动万分,帝国的心脏终于再次强有力地跳动起来!

袁天罡、公输衍、孙思邈三人则几乎虚脱,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欣慰与后怕。此举实在是兵行险着,若非陛下意志惊人,龙魂特殊,后果不堪设想。

李渊走到三人面前,郑重拱手:“此番,有劳三位先生了。救命之恩,朕,铭记于心。”

三人连忙还礼,连称不敢。

李渊又看向那碗残存着些许龙血气息的玉碗,目光深邃:“泾河龙王……果真非同凡响。一滴精血,竟有如此神效。”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和凝重。

袁天罡缓过一口气,闻言面色也严肃起来:“陛下,此次虽成功,却也可见这些超凡存在之力。泾河龙王看似守信,但其态度暧昧,最后所言‘好自为之’,更是意味深长。其所求香火祭祀与自治之权,恐非简单交易,或牵扯更深层次的因果与……秩序。”

李渊缓缓踱步,沉吟道:“袁师是说……这与天庭所维系的‘秩序’有关?”

“贫道只是猜测。”袁天罡谨慎道,“然龙王提及‘故人’,言及‘古约’,又对陛下人皇身份颇为在意。或许,在远古之时,人族与某些守序超凡存在自有其相处之道,甚至可能……共享信仰与权柄。而如今,天庭势大,定下仙凡有别、神人殊途之规,压制人皇位格,垄断信仰香火。我等今日与泾河龙王之约,或许……已然触动了某些既定的规则。”

此言一出,殿内刚刚松快的气氛又陡然凝重起来。

李神通眉头紧锁:“若真如此,那我大唐岂非成了天庭的眼中钉?”

杜如晦沉声道:“即便没有此事,陛下玄武门逆转天命,斩伤天庭星君,已然站在其对立面。与泾河龙府之交,不过是多了一个潜在的盟友,或少了一个潜在的敌人。福祸相依,未必是坏事。”

房玄龄点头:“克明所言极是。当下之要务,是陛下康复,帝国稳固。至于天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或许,这正是一个契机,让我大唐逐步看清这世间真正的格局,并非只有人间王朝,更有诸多超凡势力并存,而天庭,或许只是其中最强的一股罢了。”

李渊停下脚步,目光扫过窗外依旧纷飞的大雪,眼神锐利如刀。

“玄龄说得对。”他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经此一劫,朕亦明白,以往的眼界,还是窄了。这天地,很大。朕既为大唐天子,便不能只做凡俗的帝王。”

他转过身,看向众臣,一股前所未有的雄心与霸气自他身上勃发:“泾河龙王之约,依诺履行。即刻拟旨,敕封泾河龙王为‘灵感昭佑公允龙王’,于泾河畔择地兴建‘灵感龙王庙’,命工部与将作监全力督办,一应规制,按王爵祭祀之礼!旨意需明发天下,晓谕百姓,泾河龙王护佑水系、有功于国,当受香火!”

“臣等遵旨!”众臣领命。这道旨意,无疑是将与龙族的盟约公之于众,迈出了与超凡势力正式交往的第一步。

“此外,”李渊继续道,“袁师,镇异司需加大力度,不仅监察妖邪,更要开始搜集、整理一切与上古秘辛、天地格局、各方超凡势力相关的记载传说。朕要知道,这‘三界’,究竟是何模样!”

“贫道领旨!”袁天罡肃然应道。

李渊康复,犹如沉睡的雄狮苏醒,不仅意味着大唐帝国的重新稳固,更预示着,一个原本只属于传说和阴影中的、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危险的世界,即将在这位不甘被命运束缚的人皇面前,缓缓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丹劫涤魂,蜕变的不仅是李渊的体魄,更是整个帝国的视野与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