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264章 龙血为引

第264章 龙血为引(2 / 2)

希望有,但困难重重,且时间不等人。

李渊深吸一口气,压下体内的不适,目光锐利地看向袁天罡:“袁师,若让你去,你有几成把握能见到那泾河龙王?又能有几成把握说服他予血?”

袁天罡沉吟片刻,坦然道:“贫道可凭借师门渊源与那残碑信物,尝试沟通龙府,见到龙王或有五成可能。但说服其予血……贫道实无把握。龙血于龙族而言,珍贵无比,更关乎尊严。”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五成见面的机会,说服机会渺茫。这更像是一次赌博。

“陛下,”李神通再次开口,语气凝重,“即便袁师能成功,向一方龙王求血,此事……该如何定性?是朝廷敕封?是平等交易?还是我大唐有求于彼?这其中的分寸,关乎国体,不得不慎啊!”宗室最在意的,永远是皇权的威严和帝国的体面。

这确实是个难题。若以朝廷名义敕封求血,显得大唐低了一头;若平等交易,对方会索要什么?若被视为乞求,更是奇耻大辱。

李渊沉默良久,眼中光芒变幻不定。体内的寒气不断侵蚀着他的意志,但帝王的骄傲和深远的考量在他心中激烈交锋。

最终,他做出了决断。

“朕,不以大唐皇帝的身份。”李渊的声音缓慢而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袁师,你便以你个人,以终南山道统传人的身份,持那古碑信物,去泾河水府,拜会那位龙王。提及古老盟约,言及人族圣皇后裔、当代人皇需借宝血疗伤,延续国祚,庇佑万民。此非朝廷之事,乃……故人之后的请托,亦是延续古老的守望相助之谊。”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你可承诺,若得臂助,朕……李渊,铭记于心。泾河水脉,只要不行洪滥灾,伤及黎民,大唐永世不犯,并可为其正名,立祠享祀,受万民香火,助其修行。但,若其提出非分之请,或有损国格民利……袁师,你当知如何应对。”

这番话,极有分寸。以个人和道统名义出面,避免了朝廷直接低头。承诺“铭记于心”和“正名享祀”,给出了足够的回报和尊重,对龙族而言,正统的名份和香火愿力或许比金银财宝更重要。但同时,也划下了红线,不得有损国格民利。

这既保全了帝国体面,又展现了足够的诚意,还将皮球巧妙地踢给了对方,看那泾河龙王如何接招。

袁天罡深深一揖:“贫道明白。陛下圣明,此策甚妥。贫道这便去准备,即刻前往泾河!”

“有劳袁师了。”李渊颔首,眼中带着殷切的期望与沉重的托付。

袁天罡不再多言,转身快步离去,身影迅速消失在殿外的风雪之中。

等待,又一次更为紧张的等待。

这一次,等待的不再是药材,而是一个未知存在的回应,关乎着丹药能否顺利服下,关乎着皇帝的生死,甚至隐隐关乎着未来大唐与这些隐藏在世间的超凡存在将以何种方式相处。

殿内无人离去。李渊闭目养神,竭力压制伤势。众臣肃立无声,各怀心思。房杜二人眉头紧锁,计算着各种可能。萧瑀、陈叔达面露忧色,既担心陛下,也担忧与异类交通可能带来的非议。李神通则手按佩剑,似乎一旦谈不拢,就要调兵围了那泾河。

时间一点点流逝,殿外风雪更急。

突然……

殿外传来一阵奇异的波动,并非脚步声,而是一种低沉威严、仿佛源自水底深处的嗡鸣!紧接着,一股浩瀚、古老、带着湿润水汽与磅礴生命威压的气息,毫无征兆地降临在紫宸殿外!

守卫的玄甲军士兵如临大敌,几乎要控制不住拔刀的冲动!

袁天罡的身影重新出现在殿门口,他的道袍有些凌乱,面色苍白,似乎消耗极大,但眼神却异常明亮。他的身后,并非实体,而是一道由水汽凝聚而成的、略显模糊却威严无比的虚影,那是一个头戴冠冕、面容隐藏在氤氲水光中的龙首人身形象!

虚影的目光,如同实质般扫过殿内众人,最后定格在端坐于上的李渊身上。

整个大殿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一个苍老而充满威严的声音,直接在众人心底响起,带着隆隆的回音,仿佛来自深渊:

“人族帝王……便是你,欲求本王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