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四年,春。凛冬的寒意尚未完全从登、莱二州的土地上褪去,但沿海的气氛却已灼热沸腾。经过数月近乎残酷的磨砺与紧急整合,一支前所未有的庞大舰队,已然在渤海湾内集结完毕。
旌旗蔽空,舳舻千里。数百艘大小舰船铺满了海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二十艘如同海上钢铁城堡般的“镇海级”符文主力战舰,以及五十余艘体型稍小却同样符文流转的“扬波级”快速突击舰。它们如同蛰伏的巨兽,沉默地漂浮在碧波之上,船身冰冷的金属光泽与闪烁的符文幽光交织,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威严与力量。
更多的则是经过改良、加装了部分御风符文以提高航速和稳定性的传统运输舰,它们如同众星拱月般环绕着符文舰队,上面满载着全副武装的陆军将士、粮草辎重以及攻城器械。
今日,是誓师出征之日!
登州港最大的码头上,临时搭建起高达三丈的祭天台。台上设香案,陈列三牲祭品,旗帜飘扬。
台下,黑压压地肃立着即将出征的将士。最前方是即将随舰队的陆军将领:李绩、张亮、张士贵、程咬金、阿史那社尔等一众赫赫有名的悍将,人人甲胄鲜明,面色肃穆,眼中燃烧着战意。他们身后,是历经幽州血战、又被补充休整后的百战精锐,杀气凝而不散。
左侧水师方阵,河间郡王李孝恭一身特制的符文水师都督铠甲,按剑而立。身后是墨衡、公输胜以及一众肤色黝黑、眼神却锐利如鹰的水师将领和技术军官。经过数月地狱般的磨合,这支新生的力量已然褪去了最初的青涩与混乱,散发出一种沉稳而自信的气质。
文武百官、宗室勋贵代表以及登莱两州的官员百姓,则远远地围观着这空前盛大的场面,人人脸上都带着激动、自豪与一丝敬畏。
吉时已到!
咚!咚!咚!
九通牛皮战鼓擂响,声震海天,压过了波涛与风声。
全场瞬间肃静,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向祭天台的阶梯。
脚步声响起。一身玄色龙纹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的李渊,缓步登台。他面色平静,目光深邃,每一步都仿佛踏在空间的节点上,一股无形的、浩大磅礴的帝王威压随之弥漫开来,笼罩四野。阳光照射在冕旒之上,流转着神圣而威严的光辉。
袁天罡与袁守诚身着庄重法袍,紧随其后。
祭天仪式开始。焚香,祷告,诵读祭文。程序繁琐而庄严。
当祭文诵读到“高句丽逆贼渊盖苏文,弑君篡逆,辱我使臣,藐视天威……朕今奉天伐罪,吊民伐罪,拯溺救焚……”之时,台下无数将士的呼吸不由自主地粗重起来,眼中的战意愈发炽烈。
祭文毕。
李渊上前,从袁天罡手中接过一碗斟满的御酒。他面向东方,将酒缓缓洒于祭台之前,声音如同金玉交振,清晰地传遍整个海湾:
“皇天后土,四海神祗共鉴!前隋将士,辽东忠魂共鉴!”
“朕,大唐皇帝李渊,今率王师,渡海东征!”
“此一去,必破坚城,擒元恶,雪百年之耻,复华夏之威!”
“此一去,顺天应人,旌旗所指,挡着披靡!”
“此一去,不灭高句丽,不擒渊盖苏文,誓不还朝!”
“饮胜!”
“饮胜!!”
“饮胜!!”
“万岁!万岁!万万岁!!”
台下数十万将士齐声怒吼,声浪如同海啸般冲天而起,震得海面波涛都为之翻涌!无数碗酒被仰头饮尽,随即狠狠摔碎于地,以示决绝之心!
祭天仪式结束,李渊褪去衮服冕冠,露出内里的暗金龙纹铠甲。他并未多言,只是目光扫过台下众将,重重一挥手!
“登船!出发!”
“登船!!”
“出发!!”
号角长鸣,旗语翻飞!
各级将领迅速回归本队,指挥士卒如同开闸的洪流般,有序而迅速地通过无数跳板,登上各自的战舰。
李渊在李靖、李孝恭、尉迟恭、秦琼等核心文武的簇拥下,登上了最为庞大、符文最为密集的旗舰“龙皇号”。这是倾尽资源打造的“镇海级”最强战舰,堪称海上行宫与堡垒的结合体。
站在高高的舰桥之上,俯瞰着下方如同蚂蚁般登船的大军,以及眼前浩瀚无垠的渤海,李渊的目光锐利如刀。
“陛下,各舰均已准备就绪,请示下!”李孝恭上前,抱拳请示,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筹备数月,成败在此一举!
李渊微微颔首,沉声道:“传令:按预定序列,启航!”
“遵旨!”
命令通过旗语和特定的传讯符文迅速下达。
呜......呜呜......
低沉的号角声再次响起,与之前誓师时不同,这次带着出征的苍凉与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