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171章 慑服百僚

第171章 慑服百僚(2 / 2)

一些尚有羞耻之心的官员,已是面红耳赤,羞愧难当,深深低下头去。而更多心怀鬼胎者,则是吓得魂飞魄散,体若筛糠。

“郑元寿等人,朕已令有司严办!该杀的,一个不留!该抄家的,绝不容情!其族中子弟,永不叙用!”李渊的声音冰冷如万载寒冰,宣布着最终的决定,没有丝毫转圜余地,“朕,要用他们的头颅和人头,垒一座警示碑!要用他们的家产,去填补他们掏出的窟窿!”

“朕今日告知尔等,”他的目光变得极其幽深,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莫要心存侥幸,莫要以为天高皇帝远!朕之耳目,非凡俗可比!朕,能看见你们看不见的东西,能听见你们听不见的声音!尔等是忠是奸,是廉是贪,是勤是惰,朕,一清二楚!”

他微微前倾身体,那磅礴的龙威如同实质般压下,让所有人都感到呼吸困难:“从今日起,都给朕打起精神,恪尽职守!往日些许小过,朕或可暂不追究,以观后效。但若再有人胆敢伸手,祸国殃民——”

他的声音骤然变得森寒无比,一字一顿,如同冰锥砸落:“朕,不介意这太极殿前,再多几排示众的首级!不介意这大唐的官场,再来几次彻彻底底的清洗!勿谓朕,言之不预!”

恐怖的威胁,赤裸裸地高悬于每一位朝臣的头顶!这不是玩笑,这是用昨夜数十颗人头和无数家破人亡验证过的、铁一般的事实!

“臣等不敢!陛下息怒!臣等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房玄龄、杜如晦等重臣为首,百官齐刷刷地再次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惊惧与惶恐,响彻大殿。这一次,无人再敢有丝毫怠慢或不敬。

李渊冷冷地看着脚下匍匐的群臣,心中没有半分得意,只有一种沉重的疲惫和冰冷的决绝。他知道,仅靠杀戮和威慑,并不能根除贪腐。但非常之时,需用非常之法!他需要用这场雷霆风暴,强行刹住这股歪风邪气,为自己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赢得时间和空间。

他没有立刻让众人起身,而是让这份恐惧和敬畏,再多渗透片刻。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恢复了些许平时的沉稳,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吏部尚书,侍中,御史大夫。”

“臣在!”三位大佬立刻应声,头埋得更低。

“整饬吏治,修订考功之法,严定贪墨惩处之律,此事由你三人总领,一月之内,给朕拿出章程来。要快,要严,要能落到实处。”

“臣等遵旨!”三人冷汗涔涔,深知此事关系重大,若办不好,下一个倒霉的恐怕就是自己。

“户部郎中崔瑾。”李渊又点出一个名字。

跪在后方官员群中的崔瑾身体一颤,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镇定,出列跪倒:“微臣在!”他的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干涩。

“你,忠于职守,不畏强权,很好。”李渊的语气缓和了一丝丝,虽不明显,却足以让所有竖着耳朵的官员捕捉到这份难得的嘉许,“擢升你为户部侍郎,署理户部事宜。给朕把户部的账,彻底理清楚!该追回的,一分一厘都不能少!该填补的漏洞,给朕想办法堵上!可能做到?”

崔瑾只觉得一股热血冲上头顶,激动得几乎难以自持。他强压下情绪,重重叩首:“臣!崔瑾!必竭尽所能,粉身碎骨,亦要理清账目,不负圣恩!”

“嗯。”李渊淡淡应了一声,目光再次扫过全场,“都起来吧。今日,朕不想再听歌功颂德,也不想再听无关痛痒的琐事。有本,奏真正关乎国计民生之急务。无本,便退朝。”

百官这才惴惴不安地起身。接下来的奏对,气氛依旧压抑无比。所有奏事之人无不字斟句酌,言语间充满了谨慎和务实,再无人敢浮夸虚报,也无人敢相互攻讦推诿,效率竟是出奇的高。

当退朝的钟声终于响起时,几乎所有官员都暗暗松了一口气,仿佛刚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他们低着头,步履甚至比来时更加匆忙,只想尽快离开这座令人窒息的大殿,离开那位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皇帝陛下的视线。

李渊最后一个离开御座。他的背影在空旷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孤高,也格外沉重。

他知道,今日的慑服,只是开始。那些隐藏更深的蠹虫,那些惊惧之后的反弹,那些根深蒂固的官场习气,绝不会因此就彻底消失。

但,风暴已然掀起,就没有停下的道理。

他踏步而出,殿外的阳光照射在他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如同一条蛰伏的苍龙,它的利爪已然露出,它的威严,已深深刻入每一个见证者的灵魂深处。

大唐的朝堂,经过这一日的震慑,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无人敢轻易逾越雷池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