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162章 渊渟岳峙

第162章 渊渟岳峙(2 / 2)

他的动作轻柔,眼神专注,仿佛在照顾一件稀世珍宝。经过地底共患难,他对这头救过裴行俭和他性命的小兽,产生了一种近乎家人般的依恋和责任。

苏定方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刚硬的心肠也不由得微微一软。他没有打扰,只是对一旁伺候的医兵低声问道:“情况如何?”

医兵恭敬回道:“启禀将军,裴参军脉象越发平稳有力,体内那股阴寒邪气已被彻底驱散,神魂稳固,苏醒或许就在这几日。这……这头圣兽恢复得更是奇快,伤口愈合速度远超常理,只是似乎消耗过大,依旧沉睡不醒。”

苏定方点了点头,目光再次落在裴行俭和铜镜上。等待是煎熬的,但他深知,有些事急不来。裴行俭和这面镜子,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他们需要时间。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却并非警报的脚步声,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被亲卫引领进来。

“将军!长安急件!是卫国公李靖大人的回信!”

苏定方精神一振,立刻接过信使呈上的密封铜管,验看火漆无误后,迅速打开,取出一卷质地精良的绢帛。

他快速阅读着,脸上的表情从期待逐渐变为凝重,又从凝重中透出一丝释然和更加的肃穆。

信中,李靖首先肯定了苏定方在西域的功绩和果断处置,陛下闻奏后亦是“深为嘉许”。对于苏定方那惊人的猜想,信中并未直接否定,也未全盘肯定,措辞极其谨慎,只言“事关亘古,匪夷所思,然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朝廷自当深查之。”

朝廷已暗中责令钦天监、翰林院秘阁,调阅最古老的典籍,并秘密征召数位早已隐居、学问渊博如海的大儒和道门耆老,共同研究那些古老符号。同时,百骑司与御史台暗卫也已联动,正以“清查户牍”等名义,在长安乃至畿辅之地进行更隐秘、更深入的排查,寻找那“眼睛”的踪迹。

李靖在信末着重强调:陛下旨意,西域之事,苏定方可临机专断,务求稳妥。当前首要乃稳固高昌、焉耆一线,恢复商路,震慑西突厥,对那暗影秘教,当以查探防范为主,未得朝廷进一步旨意,暂不宜大兴兵戈,以免深陷泥潭,亦防打草惊蛇。一切,待长安有所突破,或西域有变,再行定夺。

信中的意思很清楚:朝廷高度重视,已在行动,但在查明真相、做好准备之前,西域方面需以稳为主,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这符合一个庞大帝国应对未知威胁时应有的审慎。

苏定方缓缓卷起绢帛,长长吐出一口气。这个结果,在他意料之中。陛下和李靖都是雄主枭帅,不会仅凭猜想就轻举妄动,但也不会忽视任何潜在的危险。朝堂上的暗流已然启动,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当好西域的定海神针。

“信使辛苦了,带他下去好生休息。”苏定方吩咐道。

他走出营帐,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他遥望长安,目光似乎穿透了千山万水。既然朝廷需要时间,那他就为朝廷争取时间。

“传令下去,”他沉声对副将道,“从明日开始,全军轮换休整,操练改为每日半日,另半日协助焉耆百姓修复房屋、疏通水道。开放部分市集,以公平价格与百姓交易生活物资。告诉葛逻禄家的人,本将军欲在焉耆举办一场‘赛马大会’,邀请周边各部族头领前来参加,共商丝路安全大事。”

副将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将军这是要以怀柔稳固民心,以商贸恢复生机,同时借“赛马大会”之名,不动声色地威慑周边势力,收集情报,整合亲唐力量,为未来的大战积蓄力量和人心!

“末将明白!这就去办!”副将领命而去。

苏定方负手而立,身影在夕阳下如同渊渟岳峙。他就像最老练的猎人,在等待最佳出击时机的同时,也在精心布置着陷阱,安抚着周围的羊群,等待着那隐藏在暗处的豺狼,自己露出破绽。

而在他身后,裴行俭的营帐内,那面枕边的铜镜,在夕阳最后的光辉映入帐内的一刹那,镜面上那些古老的云纹,似乎极其轻微地流动了一下。榻上,裴行俭的指尖,几不可察地动了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