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135章 烽火西驰

第135章 烽火西驰(1 / 2)

高昌王宫夜宴的硝烟尚未在人们心中散尽,一场更大范围的风暴,却已随着八百里加急的快马,如同燎原的烽火,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向数千里外的长安城。驿道上,背插赤羽的信使疯狂鞭打着坐骑,马蹄声碎,烟尘滚滚,每一个经过的驿站都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深潭,在短暂的极致忙碌后,又以更快的速度将这份紧急与凝重传递下去。

来自西域的紧急军报,如同沉重的冰雹,接连砸落在太极宫光滑如镜的金砖地面上。首先抵达的是伊吾守将关于商路渐通、但高昌方向异动频频、边境气氛紧张的常规奏报;紧接着,是苏定方通过凉州都督府李大亮转呈的、厚厚一叠详细记录着沿途地理水文、部落风情、以及西突厥与高昌勾结迹象、暗影秘教初现端倪的惊人情报;最后,便是那封带着戈壁风沙与惊心动魄气息的、用密语写就的、关于高昌王宫邪祭刺杀事件的绝密奏章!

每一份奏报被内侍宦官颤抖着捧入两仪殿,都像一块巨石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在大唐帝国的权力中心激起层层加剧的波澜。殿内侍立的宫女宦官们屏息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喘,他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御座之上那位帝王周身散发出的气压,正变得越来越低,越来越恐怖。

巨大的《大唐西域舆图》被再次悬挂起来,几乎占满了整面东墙。李渊负手立于图前,身着玄色常服,上面的暗金龙纹在殿内烛火映照下,仿佛活物般缓缓游动,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微光。他的目光幽深,如同两口深不见底的寒潭,死死地钉在舆图上高昌国的位置,久久不语。一股无形的、沉重如山的威压以他为中心弥漫开来,殿内昂贵的龙涎香似乎都被这股气势所凝固,不再飘散,使得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死寂的海面,压抑得让人几欲疯狂。

殿下,李靖、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寥寥数位核心重臣肃然而立,人人面色严峻如铁。他们已经初步传阅了西域传来的惊变文书,此刻正等待着皇帝的决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感。

“好一个麹文泰!好一个西突厥!好一个……‘暗影秘教’!”李渊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却仿佛蕴含着即将喷发的火山熔岩,每一个字都带着冰冷的杀意,让殿中气温骤降,“朕的使者,持节而行,代天巡狩,宣慰四方。他们竟敢……竟敢设下如此卑劣鸿门宴,以邪术暗算,欲行刺杀之举!”

他猛地转过身,目光如冷电般扫过群臣,常服上的龙纹光芒似乎也随之暴涨:“是真当我大唐百万带甲之士的刀锋不利?还是觉得朕的龙威……震慑不了西域那些魑魅魍魉?!”

最后一句,他声调陡然拔高,一股磅礴浩瀚的精神威压如同实质的海啸般轰然扩散开来!殿中群臣甚至隐约听到了一声仿佛来自九天云外、又似源自灵魂深处的、充满无尽威严与愤怒的龙吟低啸!所有人都是心神剧震,气血翻涌,不由自主地深深躬身低头,连魏征这等以刚直敢谏着称的臣子,也感到一股源自生命本能的敬畏,额角渗出细密冷汗。

“陛下息怒!保重龙体!”李靖率先开口,他深知此刻作为军方代表,必须保持绝对冷静,“苏定方、裴行俭临危不乱,破邪祭,慑敌胆,扬我国威于城外,其智勇之功,甚伟!然,陛下明鉴,高昌之事,绝非麹文泰一庸主所能为。其背后,是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的野心支撑,更有那诡异秘教兴风作浪,提供邪术支持。此番图谋败露,彼等绝不会善罢甘休,恐狗急跳墙,加剧对我西域战略的破坏。”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悸动,接口道:“药师所言,切中要害。高昌乃西域东部门户,地处要冲,若其彻底倒向西突厥,与秘教深度勾结,则我大唐西略战略必将受重挫,刚刚打通的丝路北道亦有断绝之危。河西、陇右将再无宁日。然,陛下,此刻我大军方经北伐恶战,人疲马乏,国库虽因突厥之获稍丰,然支撑又一场跨越数千里沙漠戈壁的大规模远征,补给艰难,消耗恐十倍于北征。若调度失当,深陷泥潭,则四方蛮夷恐生异心,国本动摇啊陛下!”

杜如晦沉吟片刻,补充道:“玄龄公所虑,乃老成谋国之言。是否……可先遣一能言善辩、地位尊崇之重臣,持陛下严旨,再赴高昌,申饬麹文泰之罪,明示天兵将至之威,迫其交出主谋,自缚请罪,或可收不成而屈人之兵之效?若能以此法解决,既可保全实力,又可彰显陛下恩威,或为上策?”

“不成而屈人之兵?”魏征却猛地抬起头,目光炯炯,出列高声反驳,“克明之议,恐是书生之见,过于理想!观麹文泰前后所为,首鼠两端,懦弱昏聩,早已被西突厥与邪教挟持,形同傀儡,身不由己!陛下纵发严旨申饬,或许能暂缓其行动,但绝难使其幡然悔悟,交出其所倚仗之虎狼!反而会打草惊蛇,令其加速与西突厥捆绑,加固城防,征发民夫,以待我军。届时我再兴师问罪,彼已准备万全,恐徒增我军伤亡,损耗更大!且西域诸国观望,若见我对高昌悖逆之举仍试图以口舌解决,岂不轻视我大唐决心,更生骑墙之念?”

他转向李渊,言辞恳切而激烈:“陛下!高昌悖逆,其心已彰!邪教猖獗,竟敢以妖术谋害天使,此乃对大唐国格与陛下天威之最赤裸挑衅!此非口舌所能解决,亦非怀柔所能感化!臣以为,当立刻摒弃幻想,果断做好战备!唯有施以雷霆一击,犁庭扫穴,以泰山压顶之势,彻底拔除高昌这颗毒钉,方能震慑西突厥,打击秘教凶焰,真正畅通丝路,彰显陛下不容亵渎之天威!”

李渊听着群臣的激烈辩论,目光始终未曾离开那幅巨大的舆图。他的手指从高昌缓缓西移,划过焉耆、龟兹、疏勒……最终落在广袤无垠、标注着西突厥牙帐的广袤疆域上。朝臣的争论在他耳中回响,但他深邃的眼眸中,已逐渐凝聚起冰冷的决断。龙魂之力在他体内缓缓流转,带给他的不仅是力量,更有一种超越常人的、对局势的洞察和掌控欲。

“诸卿所言,皆有道理。”李渊终于再次开口,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冷静与绝对的权威,那股恐怖的威压稍稍收敛,却更显深沉,“高昌,必须惩戒!西域,必须掌控!然,如何惩戒,如何掌控,需有万全之策,既要展雷霆之威,亦需显朕怀柔之度。”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炬,扫视群臣:“麹文泰,庸主耳,杀之易如反掌。然其国中百姓无罪,其地水草丰美,连接东西,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朕要的不是一片焦土,而是一个臣服、稳定、能为大唐所用之高昌!一个插在西突厥与西域诸国之间的楔子!”

他的手指重重敲在舆图上高昌的位置,发出沉闷的声响:“故此战,贵在神速,贵在精准!不以占领吞并为先期目标,而以惩戒颠覆、扶植亲唐势力、彻底打通丝路要道为核心!”

“李靖!”

“臣在!”李靖踏前一步,神色肃然,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他知道,决定性的时刻到了。

“命你即刻总揽全局,统筹陇右、河西、安西诸军兵马!精选熟悉西域地形、耐苦战的骁骑两万,以侯君集为行军总管,契苾何力(铁勒族悍将,已诚心归附)等蕃将为副,即日着手筹备,秘密开赴瓜州、沙州一线集结待命!所需粮草军械,由兵部、户部列为头等要务,优先供给,沿途州县官府必须全力保障,有怠慢推诿者,以贻误军机论处,斩立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