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103章 铁骑北征

第103章 铁骑北征(1 / 2)

渭水河畔那场恍若神迹的“龙谕”仪式,其影响远非短暂的精神激励。如同将最炽热的熔岩注入了冰冷铁胚的核心,它不仅点燃了北伐大军沸腾的战意,更是在每一位将士的血肉与灵魂深处,烙印下了帝国龙魂的印记,并埋藏了一股沉睡待醒的磅礴力量。这股力量虽暂时内敛,却让每一位士卒都清晰地感受到体内奔涌的、远超平日极限的生机活力,气血从未如此旺盛,五感从未如此敏锐,一种与脚下这片土地、与高踞长安的至尊皇帝命运紧密相连的崇高使命感与近乎狂热的忠诚,取代了所有杂念。

并州总管府,此刻已彻底褪去平日的州府气象,化身为一座庞大、高效而冷酷的战争巨兽之心。信使背负令旗,往来奔驰于通往各方的驰道之上,马蹄声、车轮声、脚步声昼夜不息,永无宁日。一道道盖着北伐行军大总管金印的军令如同无形的缰绳,从这座心脏发出,精准地操控着帝国北疆的每一支军事力量;与此同时,各地的军情、粮草储备、民夫调度信息又如同百川归海,汇聚于此,被李靖及其麾下庞大的参军团队迅速消化、处理,转化为新的指令。粮草物资如同黑色的、永不枯竭的洪流,沿着被严令净街戒严的驰道,源源不断向北汇集;各州抽调的府兵、边军精锐日夜兼程,顶着风沙,向着指定的集结地默然开拔,他们的眼神中除了军人的坚毅,更多了一丝被龙魂激发的锐利;庞大的工坊区炉火日夜不熄,赶制出的箭矢堆积如山,弩机校验的绷弦声不绝于耳,崭新的横刀、明光铠被一车车运抵大营,迅速分发到每一个士卒手中,替换下旧的装备。整个帝国北部的战争潜力,被李靖以近乎苛刻的效率与冷静到极致的理智,彻底而充分地动员起来。

李靖坐镇于临时扩建的帅帐之内,帐内灯火通明,巨大的沙盘占据了中央位置,其上插满了代表敌我态势、兵力多寡、后勤路线的各色细小旗帜。他面容沉静如水,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不时闪过锐利如鹰隼般的光芒,仿佛能洞穿沙盘,直视千里之外的战场。他已连续数日未曾真正安眠,与麾下精干的参军、以及陆续抵达的各军主将反复推演战术,精确计算着每一支兵力的投入时机与路线,调配着似乎永远也不够用的资源。皇帝的绝对信任与授予的无限权柄给了他最大的自由度,而他则以帝国军神应有的绝对专业、缜密与冷静,回报着这份沉重的托付。阿史那·社尔部的精确位置、兵力配置、可能的撤退路线,乃至战区的每一条河流、每一片丘陵、每一处水源,甚至未来数日的天气变化,一切细微的参数都在他庞大而精密的大脑中进行着运算。

终于,所有的准备都已就绪,决战的时刻在李靖一声令下,骤然到来!

这一日,并州城北郊外,天穹湛蓝如洗,阳光炽烈耀眼,将大地万物都照得清晰无比。一支庞大到仿佛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尽头的军队,已然严格按照最严苛的军令列阵完毕。巨大的军阵沉默地铺陈在旷野之上,仿佛一头收敛了爪牙、却随时准备爆发出毁灭性力量的太古巨兽。

阵列最前方,是此次北伐毫无争议的锋锐矢尖,足足五千重甲骑兵。人马皆披挂精工锻造的玄色铁甲,甲叶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而统一的寒光,远远望去,如同一片死亡的黑色金属丛林,令人望而生畏。高大的河西骏马喷吐着浓白的鼻息,包裹着铁蹄的蹄子不安地刨动着地面,发出沉闷的嗒嗒声。骑士们身形挺拔,手持一丈八尺长的精铁马槊,槊尖微微向下,保持着冲锋前最节省体力的姿态,整个队列肃杀得如同冰封的湖面,没有丝毫杂音。

尉迟恭、程知节、秦琼这三员刚刚从天牢赦免、名震天下的绝世猛将,赫然位列于重骑先锋的最前方。他们早已换上了特制的、更加坚固华丽的明光铠,虽然面容仍残留着一丝牢狱带来的苍白与憔悴,但那双双虎目之中迸发出的战意,却如同实质的烈焰,几乎要灼烧空气。抚摸着久违的、同样披挂重甲的爱马鬃毛,握着那熟悉而沉重的、仿佛为此刻而生的马槊,感受着体内那澎湃汹涌、似乎无穷无尽的龙魂之力,他们胸腔中积郁已久的憋闷、屈辱与不甘,尽数化为了对战斗的极致渴望、对功勋的疯狂追求,以及一丝对赋予他们这一切的皇帝的复杂情绪。即便是向来以沉稳着称的秦琼,此刻紧握长枪的手指也因极度用力而微微颤抖、骨节发白,那不是恐惧,而是力量亟待宣泄的征兆。

重骑之后,是数万精锐步兵组成的巨大方阵。刀盾手、长枪兵、弓弩手层次分明,纪律严明。崭新的盔甲与兵器在阳光下反射出令人心悸的寒光,巨大的军阵沉默如山,却散发着一种无言的、足以碾碎一切的恐怖压迫感。每一个士卒的眼神都异常明亮锐利,龙魂的加持不仅带来了肉体力量的提升,更带来了绝对的信心、超强的耐力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与同袍乃至与遥远长安之间的精神凝聚力。

大军两翼,则是数量更多的轻骑兵,他们人马轻捷,背负角弓,腰挎弯刀,负责掩护大军侧翼、迂回包抄、侦察敌情以及最后的追击扫荡,如同环绕着巨兽的狼群,机动而危险。

中军大纛之下,李靖顶盔贯甲,猩红的斗篷垂于马后,腰悬那柄象征着无上权柄的天子剑,目光平静如水,缓缓扫视着眼前这支汇聚了帝国最强力量、并被赋予了神秘力量的雄师。他的身边,侯君集、张公瑾等一批高级将领肃立,人人面色凝重,眼神深处却都燃烧着兴奋与渴望的火焰。空气中弥漫着皮革、钢铁、汗水和一种难以形容的、躁动不安的能量气息。

“呜......呜呜......呜呜......”

三声一段,低沉、苍凉、穿透力极强的牛角号声如同来自远古的呼唤,猛然划破天地间的寂静!这是全军进攻的最终号角!

霎时间,数万道目光如同受到无形指引,齐刷刷地聚焦于中军那面高高飘扬的、绣着巨大“李”字和唐旗的帅纛!

李靖缓缓地、极其稳定地拔出腰间天子剑,冰冷的剑锋在烈日下折射出刺目的光芒。他手臂平伸,剑锋坚定不移地直指北方阴山的方向,声音通过精深的内力加持,清晰地、沉稳地传遍前军每一个角落:

“大唐的将士们!”

仅仅一声呼喊,下方那沉默的、庞大的钢铁丛林骤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几乎要撕裂苍穹的回应:

“万岁!万岁!万岁!!”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如同海啸般冲击着所有人的耳膜,澎湃的战意冲天而起,仿佛连高悬的烈日都要为之失色!

“陛下天威,浩荡如海!龙气加身,此乃我辈武人旷古未有之荣光!”李靖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蕴含着无与伦比的信心与决断力,清晰地压过欢呼,“昔日渭水之耻,犹在眼前!今,突厥跳梁小丑,自寻死路,竟敢再犯天威!正是我辈建功立业,报效陛下,雪洗国耻,光耀门楣之时!”

他手中的天子剑猛地向前一挥,动作干净利落,带着劈开一切阻碍的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