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102章 龙谕三军

第102章 龙谕三军(1 / 2)

八百里加急的诏书如同带着帝国意志的火焰流星,无视昼夜更迭,冲破关山险隘,以超越极限的速度送达朔方军营。当李靖于肃穆的节堂之内,神情凝重地接过那卷沉甸甸的明黄诏书以及那柄寒光闪闪、象征着生杀予夺无上权柄的天子剑时,整个北疆的战争机器仿佛被瞬间注入了最终的、也是最强大的灵魂核心。

没有慷慨激昂的言辞,这位被尊为军神的统帅眼中唯有深潭般的沉静与钢铁般的决意。交接程序简洁至极,他即刻将朔方前线指挥权移交给副将高甑生,仅率百余亲卫铁骑,如同最锋利的箭镞脱离弓弦,风驰电掣般奔赴并州总管府那里,将成为他运筹帷幄、调度诸军、决胜千里的中枢帅帐。

与此同时,另一道同样石破天惊的旨意,也抵达了长安城内那座阴森的天牢以及几座虽处繁华街市却被无形阴影笼罩、门庭冷落的府邸。当沉重的铁链锁具被“哐当”一声打开,当久违的、甚至有些刺眼的阳光再次照亮尉迟恭虬髯怒张却略显苍白的面庞,程知节依旧精悍却带着倦色的眼神,秦琼沉稳眉宇间深藏的郁结,以及张公瑾等人复杂难明的表情时,巨大的冲击让他们几乎愣在原地。随即,难以抑制的狂喜、洗刷耻辱的强烈渴望、对命运转折的难以置信、以及一丝深藏的疑虑,最终都化为一种近乎燃烧的、亟待宣泄的战意!没有片刻的迟疑,甚至来不及与匆匆赶来的家人多做温存告别,他们便沉默地换上兵部紧急送来的崭新明光铠,挎上横刀,如同被囚禁已久的猛虎终于嗅到了血腥味,即刻点齐那些未被完全打散、依旧忠心耿耿的旧部亲卫,或以小队为单位,或单骑绝尘,以最快的速度,如同数道汇向北方战场的铁流,朝着并州方向疾驰而去。

同样接到起复令的侯君集,在自家冷清的府邸中接过那卷旨意时,眼中闪烁着极其复杂难明的光芒,有野心的死灰复燃,有对机遇的捕捉,更有深深的忌惮。他未发一言,迅速收拾好简单的行装,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长安,北上奔赴他的救赎之地,或是新的野心舞台。

帝国的战争巨兽,正张开所有的利齿,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决心,森然对准了北方草原。

而就在这庞大的军事力量进行着最终调动与集结的关键时刻,长安城,这座帝国的权力心脏,将举行一场超越常规、注定载入史册的非凡仪式。

这一日,黎明前的黑暗尚未完全褪去,长安城北的渭水河畔,皇家禁苑之内,一座高达三丈、依古礼搭建却更显肃杀之气的木质高台已然巍然矗立。高台以粗大的原木为基,上铺厚重木板,四周插满代表四方、二十八宿的玄色旌旗,在凌晨的寒风中猎猎作响。

台上中央设有一尊巨大的青铜夔龙纹鼎,鼎中并非燃烧寻常祭祀用的香烛,而是堆满了经过淬火处理的刀剑残片、折断的箭簇、以及象征兵戈杀伐的金铁之物,冷冽而沉重。

台下,方圆数百步内,旌旗如林,甲胄寒光耀目,从北疆前线紧急召回的各级军校代表、百战老卒、以及即将随主帅出征的部分中高级将领,已然按各自所属军府,肃立成一个个沉默而坚韧的方阵。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清晨露水寒气、钢铁冰冷气息以及无形却几乎令人窒息的杀伐意志的凝重氛围,连战马都似乎被这气氛感染,不安地刨动着蹄子,却不敢发出嘶鸣。

寅时末,卯时初,东方天际刚刚泛起鱼肚白。皇帝仪仗抵达,没有过多的喧哗,只有甲叶碰撞的铿锵之声与沉稳有力的脚步声。李渊并未穿戴那繁复华丽的衮服冕旒,而是一身玄色紧袖常服,外罩一件绣有暗金蟠龙纹路的宽大斗篷,步履沉稳地登上了高台。他面色沉静如水,目光却如同经过了千锤百炼的宝刃,缓缓扫过台下肃立的铁血将士。

他没有立刻说话,但一股无形却磅礴浩瀚、仿佛与整个帝国山河呼吸同步的威压,已然如同实质般笼罩了整个场地,让这些早已见惯了沙场生死、尸山血海的悍卒锐将们,也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挺直了仿佛能扛起山岳的脊梁,感受到一种源自灵魂最深处的悸动、敬畏与……莫名的渴望。

辰时正刻,第一缕炽热的朝阳金光恰好刺破云层,精准地洒向高台,将李渊的身影映照得如同神只临凡。

他向前迈出一步,声音并不如何刻意提高,却奇异地压下了所有的风声旗响,清晰地钻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甚至仿佛直接在他们澎湃的心潮深处轰然响起:

“朕之将士们!”

仅仅四个字,却蕴含着千钧之力,重重敲击在每个人的心鼓之上。

“突厥背信,豺狼成性,屡犯我疆,屠戮我百姓,掳掠我财货!渭水之盟,朕忍辱负重,非为怯战,只为今日!”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积蓄已久的火山猛然喷发,带着一种令人血脉贲张、目眦欲裂的愤怒与决绝,“然其贼心不死,竟敢再陈兵关下,辱我国格,窥伺神器!此仇此恨,绵绵无绝!唯有用豺狼之血,方能洗刷!唯有用敌酋之首,方能祭奠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