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101章 靖挂帅印

第101章 靖挂帅印(2 / 2)

他不再犹豫,躬身道:“陛下胸怀天地,烛照万里,实乃国家之福,三军之幸。然则,该如何启用,需有万全章程,既要令其感念天恩,心甘情愿效死力于疆场,亦需有重重制约,以防其野性难驯,旧病复发,乃至……尾大不掉。”

“朕岂不知?”李渊颔首,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帝王心术展露无遗,“拟第二道旨意:着刑部、大理寺,即刻会同御史台,复核尉迟恭、程知节、秦琼、张公瑾等人旧案。念其昔日战功卓着,于国有大功,今国事艰难,强虏压境,特准其戴罪立功,即日开释,编入北伐军中,听候行军大总管李靖调遣!此去北疆,有功则赏,依律可抵前罪;有过则罚,两罪并论,罪加一等!绝不姑息!”

“另,”他补充道,语气平淡却暗藏机锋,“起复侯君集为游击将军,品秩依旧,令其即刻单骑前往李靖军前效力,观其后效,再行定夺升黜。”

这道旨意,无疑是在看似平静的朝堂湖面下投入一块万钧巨石!释放甚至启用这些极度敏感的人物,必然会在山东世家、太子旧部乃至整个文官系统中引起巨大的波澜和非议。但此刻,李渊的意志如同磐石,不容任何质疑和动摇。他需要这些猛将去撕碎突厥人的阵线,用敌人的头颅来洗刷他们的“罪责”,也需要借此机会,看看这朝中还有谁敢在帝国战争机器开动之时,跳出来阻拦,正好一并清理!

“至于制约……”李渊眼中寒光一闪,语气变得森然,“李靖手持朕的天子剑,朕授其全权!战场之上,若有将佐不听号令,阳奉阴违,甚或心存异志者,无论其以往功勋如何,李靖可先斩后奏,无需禀报!况且,”他嘴角那丝冷冽的弧度加深了,“他们的家眷,父母妻儿,可都还好好地在长安‘休养’呢。”

恩威并施,杀伐决断,胡萝卜与狼牙棒并举,将一切可能的风险都算计在内,尽显冷酷而高效的帝王心术。

房玄龄与杜如晦背后渗出细微的冷汗,不再多言,立刻躬身:“臣等即刻去办!定将此事处置周全!”

第二道旨意也迅速拟好发出。可以想象,当这道旨意传到阴暗潮湿的天牢和那些被贬将领落满尘埃的府邸时,会引发何等的震动、狂喜、疑虑与复杂难言的情绪。

接连处理完这两件最关键的人事任命,李渊再次将目光投向那幅巨大的北疆舆图,他的意志如同无形的手,开始推动整个帝国与战争相关的每一个齿轮。

“传令兵部、户部、工部!北伐大军所需之一应粮草、甲胄、兵器、箭矢、药材、车马、民夫,列为帝国头等大事,所有资源优先保障,沿途州县全力配合,若有官吏延误懈怠、推诿扯皮、甚至贪墨军资者,无论其品阶出身,主官以下,皆以军法论处,立斩不赦!”

“令河北道、河东道诸州县官吏,开辟专用粮道,准备营舍,全力协助大军过境,不得有任何滋扰,务必保障大军通行无阻!”

“令将作监,全力保障军械供应,尤其是箭簇、弩机、马槊等消耗器物,需日夜赶工,不得有误!”

一道道命令,如同精密齿轮的咬合,清晰、冷硬、高效,从两仪殿发出,通过帝国的神经网络,迅速传达到每一个相关的衙门、军营、作坊、州县。整个庞大的帝国,如同一张缓缓拉开的强弓,所有的力量,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乃至那隐秘的超凡力量,都在向着那支名为“北伐”的箭矢疯狂汇聚。

而箭矢的锋镝,已冰冷地锁定阴山。

李渊仿佛已经看到,远在朔方的李靖接到帅印和天子剑时,那沉稳如山的脸庞上骤然绽放出的、如同宝剑出鞘般的锐利光芒。

他知道,这头帝国最锋利、最沉稳的战鹰,一旦被赋予全权,挣脱所有束缚,必将用突厥人的鲜血和尸骨,染红北方那片广袤的草原,铸就大唐不容挑衅的赫赫武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