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98章 风雨欲来

第98章 风雨欲来(1 / 2)

凌烟阁上那场仅有三人知晓的、关于天机混沌与萨满威胁的对话,其产生的冲击波并未局限于高阁之上。皇帝陛下的决断如同投入精密仪器核心的一颗石子,其引发的细微震颤正通过帝国错综复杂的神经脉络,迅速传导至每一个关键的节点,引动着肌肉的绷紧与感官的锐化。一种无形却无比沉重的压力,如同盛夏雷雨前不断积聚的、饱含水汽的浓云,沉沉地压在了长安城的上空,压在了所有感知敏锐者的心头。

两仪殿侧殿深处,门窗紧闭,光线晦暗。李渊屏退了所有侍从,只留下两名绝对心腹、修为已至先天境界的千牛备身,如同石雕般守候在门外十丈之处,隔绝了一切内外声响。他并未如往常般处理政务,而是罕见地盘膝坐于软榻之上,双目紧闭,全部心神都沉入了体内那方寸之地。

他在与自己的龙魂进行着一场无声而艰难的博弈。

自昨夜那场惊魂悸动之后,丹田深处那团代表帝国气运与本源的龙魂之力,就再也无法恢复到往日那种磅礴而温顺的状态。它像是一头被从亘古沉睡中彻底惊醒的太古凶兽,变得极其“敏感”且“躁动”。金色的能量不再平和流转,而是如同沸腾的熔金,不断翻滚、冲撞,散发出灼人的热力,仿佛随时可能再次失控喷发。更让李渊心惊的是,他与龙魂之间的联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它传递出的某些原始而强烈的“情绪”,那是一种混合着高度警惕、对未知威胁的愤怒、以及一种近乎本能的、对于冲突与征服的嗜血渴望!

这种源自力量本能的情绪,如同细微的电流,持续不断地渗入李渊的心神,试图影响他的意志。一股压抑不住的躁动与冰冷的破坏欲时常在他心底翻腾,让他难以保持绝对的冷静。他不得不分出大量精力,以强大的意志力构筑心防,如同驾驭一匹随时可能人立而起的烈马。

“它到底在渴望什么?是在预警那即将到来的风暴,还是它本身……就是风暴的一部分?”李渊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地在膝盖上留下深深的压痕。龙魂的异变、天机的彻底混沌、突厥使团中那三位目的不明的萨满……这几者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他尚未完全理解的、深刻的联系。他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巨大漩涡的最中心,脚下看似是帝国权力之巅的坚固甲板,实则其下已是暗流汹涌,深渊巨口若隐若现。

与此同时,位于长安城腹地的四方馆,则呈现出一种外松内紧的、截然相反的紧张态势。整个馆舍被无形之力划分成了两个世界。东侧奢华院落里,突厥正副使及其文武官员正享受着鸿胪寺提供的最高规格接待。美酒如泉,佳肴似锦,轻歌曼舞,丝竹悦耳。鸿胪寺卿亲自作陪,官员们脸上挂着无可挑剔的、职业化的热情笑容,言辞委婉得体,充分展现着天朝上国的气度与胸怀。

然而,在这觥筹交错、宾主尽欢的表象之下,每一位作陪的大唐官员眼神深处都充满了锐利的审视与高度的警惕。他们的大脑飞速运转,仔细分析着对方每一句外交辞令、每一个细微表情、甚至每一次举杯的停顿背后,可能隐藏的真实意图与底线。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心理战。

而在西侧那个被特意隔离出来、由禁军三重守卫的独立院落,气氛则诡异而压抑。三名来自草原深处的萨满被安置于此。他们身着色彩暗沉、绣满了无人能懂的扭曲符号的陈旧袍服,颈项、手腕、脚踝处挂满了由兽牙、骨片、奇特的彩色石头以及干枯草药编织成的项链与饰物,行走间发出沉闷的碰撞声。脸上涂着红白黑三色交织的油彩,遮蔽了原本的容貌,只露出一双双时而浑浊无神、时而骤然闪过令人心悸锐光的眼睛。他们冷漠地拒绝了鸿胪寺提供的所有精美熟食与美酒,只食用自己随身携带的、散发着腥膻气的风干肉条和硬如石块的乳酪,饮水也坚持要求提供未经烧煮的、带着土腥味的深井冷水。

大部分时间里,他们只是沉默地坐在院中石凳上,或是闭目如同假寐,或是用枯瘦的手指反复抚摸着一面蒙着某种怪异皮革、绘制着狰狞图案的小鼓;或是仰头凝视着长安城上空那片被高楼分割的天空,嘴唇翕动,喃喃念诵着音调古怪、充满原始荒蛮气息的古老咒语,声音低哑如同风吹过枯骨。

冷弦派出的幽影卫精锐,如同真正的、没有实体的影子,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手段,潜伏在院落的每一个视觉死角、通风口、甚至地下。他们通过埋设的铜管窃听、利用精心布置的镜面反射观察、甚至动用了几件还处于试验阶段、能微弱增强听力或窥破低级幻术的简陋符文装置,不放过任何一丝细节,记录着萨满们最细微的一举一动。一份份用密文写就的简报被以最高频率迅速送往两仪殿和幽影卫总部:

“……辰时末,目标甲(年长萨满)于院落东南角面东而坐,以手中骨杖尖端于地面反复刻画同一不明符号,历时约一炷香,完成后以袍袖彻底拂去痕迹,地面未见异常。”

“……午时初,目标乙(独眼萨满)曾从怀中取出一个深褐色皮质口袋,约拳头大小,袋口紧扎,其对袋低语良久,袋中有轻微蠕动及抓挠声传出,后其将袋贴耳倾听片刻,方收回怀中。”

“……申时三刻,三人于院中不同位置,几乎同时抬头望向北方天空,凝视方向一致,持续约十息,期间三人呼吸频率及周身气息出现微弱同步波动,后同时恢复常态。”

“……子时夜半,目标丙(最年轻萨满)曾悄然至院中西北角槐树下,以手掘土深约半尺,埋入一小块鸦黑色、质地不明的石头(已由外围观察哨精确定位,未敢惊动)……”

这些信息琐碎、诡异、缺乏直接目的性,却像一块块冰冷的拼图,不断加重着那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沉重戒备感与未知的威胁。

朝堂之上,虽然皇帝依旧每日准时临朝,神情威严肃穆,但那些嗅觉敏锐的重臣们,还是清晰地察觉到了某种不同寻常的气氛在弥漫。陛下似乎比以往更加沉默,倾听奏报时更加专注,几乎不打断臣子的陈述,但偶尔扫视丹墀下群臣的目光,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仿佛能穿透人心的锐利和……冰冷的审视,仿佛在重新评估着每一个人在面对未知危机时的价值、能力与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