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盛唐边塞一武夫 > 第165章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第165章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1 / 2)

万家灯火如同散落人间的星辰,尤其是东南隅的曲江池畔,更是亮如白昼,笙歌不绝。

暮色如一块巨大的深蓝色织锦缎,缓缓覆盖了长安城的里坊与宫阙。

曲江池水波光粼粼,倒映着岸边虢国夫人杨玉瑶别业“锦云苑”的璀璨灯火。

水榭内,早已宾客云集。

新上任的京兆尹崔圆,腆着微凸的肚腩,笑容可掬。

御史中丞郑昂,面容清癯,捋着山羊胡,眼神精明。

还有几位依附杨国忠的文人清客,衣着光鲜,高谈阔论。

主位之上,今夜宴会的主角。

虢国夫人杨玉瑶,已然盈盈起身。

她今日的装扮,堪称艳压群芳。

身着一条,蹙金双孔雀衔瑞草纹齐胸襦裙,那金色孔雀栩栩如生,仿佛随时要破衣而出。

外罩一件,极其轻薄透明的牡丹纱罗大袖衫,臂挽泥金披帛,行动间如云霞缭绕。

云鬓梳成时兴的高髻,正中插着一支赤金点翠嵌红宝牡丹鸾鸟步摇,两侧对称插着数支较小的金簪玉钗,珠光宝气,流光溢彩。

她脸上带着无可挑剔的明媚笑容,眼波流转,如同春水漾波,当目光落在李骁身上时,那笑意骤然加深,眼底深处漾动着占有欲的情愫。

“李将军终于来了,可是让满座高朋好等呢。”

杨玉瑶声音清脆,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娇嗔,亲自走下主位铺着西域地毯的矮榻,迎上前来。

她步履轻盈,环佩叮当,带起一阵香风。

“夫人盛情相邀,骁倍感荣幸,只是临行前处理些许军务公文,耽搁了片刻,劳夫人与诸位久候,实在罪过。”

李骁抱拳,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语气平稳,不卑不亢。

“哎,将军说的哪里话。”

杨玉瑶掩口轻笑,引他向主宾位走去,那位置就在她左手边最近处,其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你在外为陛下分忧,为国征战,餐风饮露,辛苦的是你,我们等在长安,享这太平富贵,等一等又何妨?”

她话语巧妙,既捧高了李骁,又暗示了彼此所处的不同世界。

“来,诸位,让我们共举此杯,敬李将军河西大捷,扬我大唐国威,更敬他查奸肃贪,整饬边务之功!”

众人纷纷举杯附和,一时间。

“李将军年少英雄”,“国之栋梁”,“夫人所言极是”之类的阿谀奉承之词不绝于耳。

李骁端起,面前雕琢精美的琉璃莲花盏,杯中来自西域的葡萄美酒,色泽殷红如血,在灯下荡漾着诱人的光泽。

他面色沉静,目光扫过席间众人。

将那些或真或假的笑容尽收眼底,随后举杯致意,一饮而尽,动作干脆利落。

带着军人的爽快,却也并未表现出过多的热络。

酒过三巡,气氛渐渐活络起来。

乐伎在屏风后奏着悠扬的《霓裳羽衣曲》,舞姬身着彩衣,随着乐声翩跹起舞,水袖翻飞,媚眼如丝。

御史中丞郑昂放下银箸,捋了捋胡须,看似随意地开口,声音却清晰地压过了乐声。

“想李将军此番在河西,临阵斩将,勇冠三军,更是揪出贪腐,就地正法,真是令朝野震动,佩服,佩服啊。”

他话锋微转,语气带着探究。

“只是不知,王忠嗣节度使坐镇河西多年,对此等大案,事前竟毫无察觉,事后又是何态度,这河西军务,是否真如外界某些传言所说,铁板一块,水泼不进呢?”

席间的谈笑声低了下去,许多目光再次聚焦于李骁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窥探。

这问题极其尖锐,无论李骁如何回答,都可能被解读为对王忠嗣的攻讦或回护,从而被贴上不同的标签。

李骁将手中把玩的玉箸,轻轻放在鎏金象牙筷枕上,目光平静地迎向郑昂,声音沉稳有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郑御史言重了,王节度使坐镇河西,夙兴夜寐,治军严谨,爱兵如子,多年来河西防线稳固,吐蕃不敢深入,此皆赖其运筹帷幄,调度有方,陛下亦多次嘉奖。”

“末将身为监军副使,职责所在,便是依《大唐律》及朝廷法度,核查兵员,清点粮械,以固边防,上报天听,至于案发缘由,节度使态度,乃至河西军务是否铁板一块,此非末将职责范围,亦非末将所能妄加揣测。”

“骁,只知恪尽职守,依法办事。”

他这番话滴水不漏。

不给人留下任何攻击王忠嗣的口实,也堵住了指责他越权或阿附边将的可能。

杨玉瑶一直含笑听着,此刻,她嫣然一笑,伸出染着鲜红蔻丹的纤纤玉手。

亲自执起案上,那把温润如玉的越窑青瓷执壶,为李骁已然半空的琉璃盏中斟满美酒。

这个动作本身就已极显亲近,她身体微微前倾,她自身体香的馥郁气息,若有若无地萦绕在李骁鼻尖。

“郑御史。”

她声音带着嗔怪,却又悦耳动听。

“今日良辰美景,高朋满座,只谈风月,莫论公务可好,李将军风尘仆仆刚从边关回来,身上还带着朔气呢,且让他松快松快,你们这些男人啊,离了朝堂政事就无话可说了吗?”

她巧妙地用娇嗔化解了紧张气氛,随即又转向李骁,眼波流转,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亲昵。

“这曲江风月,笙歌曼舞,难道不比那塞外的孤烟落日、金戈铁马,更让人流连忘返吗?”

说话间,她斟酒的手似乎微微一顿。

极其轻柔地擦过李骁放在案上的手背。

那一点微凉细腻的触感,与美酒的温热,周遭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李骁心中清明如镜,知晓这看似无意的接触,与这满席的奢华,刻意的抬举一样,都是拉拢的手段,是编织权力之网的一根丝线。

然而,美色当前,权势在侧,加之杨玉瑶眼中那份并非全然虚伪的炽热目光,他亦非铁石心肠,全然无动于衷。

他并未躲闪。

他顺势端起酒杯,低声道。

“多谢夫人,边关苦寒,确不及长安繁华,夫人盛情,令人如沐春风。”

这一细微的互动,落在席间这些浸淫官场多年的“人精”眼中,意味已然不同。

京兆尹崔圆与郑昂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嘴角噙着一丝了然的微笑。

宴会的气氛再次活跃起来,觥筹交错,丝竹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