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盛唐边塞一武夫 > 第155章 入殿面圣!

第155章 入殿面圣!(2 / 2)

李隆基舒展了眉头,仿佛那瞬间的阴霾从未存在。

他端起那盏温热的茶,凑到唇边,浅浅啜了一口,淡然道。

“力士所言,不无道理,忠嗣之心,朕素知之。”

他放下茶盏,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更改的决断。

“也罢,便准他所请,拟旨,召李骁,即刻入宫,朕要亲自问问他边镇之事,再令他,择日前往河西。”

“老奴遵旨。”

高力士躬身领命,眼神微动,那名一直跪伏在地的中书舍人立刻会意,悄无声息地倒退着离开了大殿。

旨意很快由中书省官员润色,门下省审核,最后加盖了皇帝玉玺。

一队由内侍省宦官为首,十二名金吾卫骑兵护卫的宣旨队伍,手持代表皇帝权威的节旄。

神情肃穆地离开了皇城,穿过熙攘的朱雀大街,向着李骁在长安休政坊的赐邸行去。

与此同时,这道旨意的内容,迅速传开。

宰相李林甫的府邸,位于亲仁坊,占地广阔,庭院深深。

得到眼线密报时,李林甫正在书房赏玩一件新得的青铜古器。

他身着家常的深紫色绸袍,手指保养得极好,轻轻拂过冰凉的青铜纹路。

闻讯,他并未抬头,只是嘴角勾起笑意,声音低沉如耳语。

“王忠嗣,这就等不及了,是真看中了这把刀,还是想借此,试探陛下的心意?”

他侧首对侍立阴影中的心腹低语。

“去,告诉吉温,让他的人眼睛放亮些,耳朵竖尖些,我要知道,这位李骁面圣时,每一个字,每一种语气。”

东宫,显德殿。

太子李亨与一身素白麻衣的谋士李泌,正在偏殿手谈。

闻听内侍低声禀报,李亨执白子的手在空中微微一顿。

李泌恍若未觉,将一枚黑子轻轻落在“天元”侧位,声音平和如古井无波。

“陛下此举,意在平衡,既全了王节度使的颜面,亦是亲自称量李骁的斤两,殿下,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静观,即可。”

李亨点了点头,将白子落下,目光却不由飘向了,窗外层叠的殿宇飞檐。

而刚刚送走李骁不久的杨国忠府邸,则是一片喧闹奢华。

杨国忠闻讯,正与虢国夫人杨玉瑶在内堂欣赏新排练的胡旋舞。

他穿着色彩鲜艳的锦袍,闻言先是一怔,随即哈哈大笑,用力拍了一下大腿,对身旁云鬓花颜,衣着华贵的杨玉瑶道。

“妙,妙啊,陛下越是亲自过问,越说明咱们这位李将军,是真正入了圣心的,玉瑶,你前番那些‘心意’,送得正是时候!”

杨玉瑶以团扇掩唇,眼波流转间,一丝得意与更深沉的盘算悄然浮现。

她腕上的金镶玉镯与发间的步摇随之轻轻晃动,折射出炫目的光彩。

李骁在长安休政坊的赐邸,是朝廷按制拨付,算不得豪奢,却自有一股军旅之家的硬朗气息。

青砖垒砌的院墙高大结实,院中无花草点缀,只有几株虬枝盘扎的松柏,以及擦拭得锃亮的兵器架。

他刚卸下前往杨国忠府邸时穿戴的常服,换上一身便于行动的窄袖胡服,牛皮腰带束得紧紧。

正在庭中听取孙二狗汇报,随行亲兵在长安的安置与警戒布防。

孙二狗的声音粗粝,带着长期身处边塞,磨砺出的风沙感。

“将军,弟兄们都已按班次安置妥当,轮流值守,绝不懈怠,只是这长安城,规矩太多,酒水也软绵绵的不得劲,待久了,弟兄们浑身骨头都痒得很。”

李骁面无表情地听着,目光随意扫过庭院的一角,堆放的石锁和箭靶。

手拂过腰间那用粗布严密包裹的刀柄。

“斩机”今日异常沉寂,但那深入骨髓的冰冷触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身处何地,周围潜藏着何等的暗流。

就在这时,宅邸外传来一阵整齐而沉重的马蹄声与脚步声,以及门房略带惊慌的通报声,穿透了院墙。

“将军,宫里来人了,是宣旨的天使!”

该来的,终究来了。

李骁眼神骤然一凝,所有杂念瞬间被压下,整个人恢复成那个恭谨,沉稳,令行禁止的边将模样。

“开中门,设香案,所有人,按品阶随我迎旨!”

他沉声下令,声音不大,却带着金石般的质地,在庭院中回荡。

孙二狗,老蔫巴等人闻令而动,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括,动作迅捷而无声,显示出极高的军事素养。

片刻之后,李骁已率领麾下主要将领,肃立于洞开的中门之后。

一张临时搬来的黑漆木案上,香炉内三炷线香青烟袅袅,散发出宁神的檀木气息。

宣旨队伍踏入庭院,无形的压力随之弥漫开来。

为首的是一名面白无须,身着深绿色宦官常服的中年宦官,神情矜持,目光带着内侍省人员特有的审慎与优越。

他身后,是八名顶盔贯甲,手持明晃晃戟戈的金吾卫士兵,玄甲赤缨,站定后如同铁铸的雕像。

甲叶在秋日阳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寒光,无声地诉说着皇权的森严。

整个庭院的气氛瞬间紧绷到了极点,连呼吸都刻意放轻了。

那中年宦官站定,目光如同梳子般扫过跪伏在地的李骁等人。

缓缓展开手中那卷明黄色的绫锦圣旨,尖亮而富有独特韵律的声音,清晰地响彻在寂静的庭院中。

“制曰:朕闻安边之要,在于得人,游骑将军李骁,前戍边镇,屡挫胡氛,忠勇可嘉,朕心甚慰。”

圣旨的开篇,是褒奖,肯定了李骁过往的战功。

“擢升之赏,已彰其功。”

旋即,话锋平稳地转入正题。

“今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具表以闻,荐尔骁勇,谙熟边务,乃国之良璞,特敕尔即刻入宫,于紫宸殿见驾,面陈边务,钦此。”

“臣,李骁,领旨谢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骁叩首,声音沉稳有力,额头触碰到冰凉的石板地面,动作规范得如同一尊活动的礼仪范本。

起身后,他不动声色地侧首,侍立身后的老蔫巴立刻会意,将一个的锦囊,悄无声息地塞到那宣旨宦官的手中。

宦官宽大的袖袍微动,指尖在锦囊上轻轻一掂,脸上那层公事公办的冰霜,似乎融化了些许,露出心照不宣的笑意,压低声音道。

“李将军,速去准备吧,陛下还在宫中等着召见,此刻,圣心尚悦,莫要耽搁了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