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蛛丝马迹(1 / 2)

密文的学习对林清辞而言并无难度,但她仍刻意控制着进度,在第三日准时将那本手抄本交还给孙执事时,只表现出掌握了约莫六七成的样子。孙执事抽查了几个字符,见她答得虽有些慢,却准确无误,那张古板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几不可察的满意。

“尚可。日后一些标注了‘密’字的旧档整理,你便跟着芸娘一起做吧。”孙执事挥挥手,算是正式将她纳入了文书阁的核心工作圈,虽然仍是最底层,但已能接触到一些被加密处理过的信息。

林清辞恭顺应下。她知道,信任的建立需要时间,尤其是孙执事这种在故纸堆里打滚了大半辈子、见惯了风雨的老吏。

跟着芸娘整理密级档案,工作更加枯燥,也更为耗时。这些档案大多年代久远,涉及的多是些早已平息的门派纷争、已解决的江湖恩怨,或是些无关大局的陈年情报。但林清辞依旧耐心细致,逐字逐句地清理、核对、重新誊录。她的沉稳和高效,让芸娘都暗自点头。

在整理一批标注为“乙亥年江湖异动录”的加密档案时,林清辞的目光被其中一份关于“南楚药王谷”的记录吸引。记录显示,约在十五年前,药王谷曾发生一场内乱,谷主一脉几乎被屠戮殆尽,仅有少数弟子逃脱。而内乱的起因,据传是与一种名为“噬魂蔓”的奇毒有关。

“噬魂蔓”……林清辞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她联想到梅长苏所中的“火寒之毒”。这两种毒是否有所关联?南楚药王谷的覆灭,又与当年的赤焰案,或是“窃运阁”有无牵扯?

她将这个疑点记下,继续翻阅。在另一份关于“东海珍珠贸易”的加密记录中,她发现了一条有趣的线索:约在七八年前,曾有一批品质极佳的东海珍珠,被一个神秘买家以远超市价的价格收购,而资金的最终流向,经过几次中转,指向了金陵城内一家名为“锦绣轩”的绸缎庄。这家绸缎庄表面经营布料,实则是誉王府的一处隐秘产业。

誉王?他大量收购东海珍珠做什么?这种珍珠除了装饰,似乎还有一种偏门用途——研磨成粉后,是某些特殊迷香和毒药的缓释剂。

林清辞隐隐觉得,自己似乎触碰到了一张无形的大网边缘。南楚毒物,东海珍珠,誉王府……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线索,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的联系?

这日午后,文书阁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一名身着江左盟核心弟子服饰、气质精干的青年,陪着一位披着黑色斗篷、身形瘦削、面色带着病态苍白的中年文士走了进来。那文士虽极力掩饰,但眉宇间那股挥之不去的郁气与疲惫,以及偶尔咳嗽时用手帕轻掩口鼻的动作,都让林清辞心中猛地一跳。

尽管容貌、气质与画像和描述中的“梅长苏”有颇大差异,但那种深植于骨髓的、属于林殊的骄傲与坚韧,以及被病痛和仇恨折磨后沉淀下的复杂气质,让她几乎瞬间就确定了来人的身份。

江左盟宗主,梅长苏。他竟然亲自来了这看似不起眼的文书阁?

孙执事显然认得那青年弟子(应是黎纲或甄平之一),连忙起身相迎,态度恭敬:“黎舵主,您怎么来了?这位先生是……”

那青年黎纲低声道:“孙老,这位是苏先生,宗主的贵客。想查阅一些关于……关于旧年江湖医术流派的卷宗,尤其是南楚一带的。”

苏先生……果然是他。林清辞立刻低下头,假装专注于手中的誊录工作,眼角的余光却将一切尽收眼底。

“南楚医术流派?”孙执事沉吟片刻,“相关卷宗倒是有些,大多存放在丙字库房,只是年代久远,查找起来需费些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