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星盘与象限仪(1 / 2)

澳门击退荷兰人首次进攻的消息,如同在紧绷的弓弦上稍稍松了一丝力,但危机远未解除。封锁依然存在,来自印度果阿的补给线依旧脆弱不堪,城内的储备在缓慢消耗。寻求外援之路,无论是马尼拉的西班牙人还是近在咫尺的广东官府,都未能带来实质性的突破。

生存的压力,迫使澳门必须自力更生,将目光重新投向那片危机四伏却又蕴藏着财富的海洋。打破封锁,获取补给,维持贸易血脉的微弱跳动,成为当务之急。

于是,在修缮城墙、补充弹药的同时,一支精干的小型船队被秘密组建起来,任务是通过迂回航线,前往仍与葡萄牙保持贸易联系的东南亚港口——首选便是盛产香料且态度相对友好的望加锡(今印尼南苏拉威西省首府望加锡),换取粮食、药材以及至关重要的造船木材和硝石。

安东尼奥总督将这次航行视为打破窒息感的关键尝试,也作为对新组建的“技术研究处”成果的一次实战检验。他选派了经验丰富的老船长费尔南多·皮雷斯担任指挥,并特意让技术研究处的一位年轻导航员杜阿尔特·门多萨随行,负责测试和改进那些基于缴获的荷兰资料而研发的新式导航技术。

“圣卡特琳娜号”是一艘经过改装、速度较快的卡拉维尔帆船,配备了新式的帆索系统和几门仿制(但性能稍逊)的荷兰旋回炮。它作为此次任务的主力,在一个雾气朦胧的清晨,悄然驶离了澳门港,没有隆重的送行,只有沉重的期望。

船一驶出珠江口,进入浩瀚的南中国海,人类在茫茫大洋前的渺小便瞬间凸显。四周唯有海天一色,无边无际,海浪有节奏地拍打着船身,风帆吃满了风,发出鼓胀的声响。在这里,所有的雄心、恐惧和算计,都必须让位于最原始的需求:确定位置,找准航向,活下去。

年轻的导航员门多萨立刻忙碌起来。他在船尾甲板上架设起他的工具:一个古朴的黄铜星盘(Astrobiu)和一个相对新式的戴维斯背射式象限仪(Quadrat)。

“船长,我们需要尽可能精确地确定纬度。”

门多萨对皮雷斯船长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技术人员的兴奋和紧张。皮雷斯船长,一位脸庞被海风和岁月刻满皱纹的老航海家,点了点头,示意他放手去做,自己则在一旁仔细观察。老船长信任星辰和经验胜过图纸,但他也明白,时代在变,荷兰人靠的恐怕不仅仅是勇气。

星盘是一个复杂的圆盘状仪器,上面刻满了繁复的刻度环和星图。门多萨小心地将其悬挂起来,使其保持垂直。然后,他透过星盘上的窥管,瞄准了正午时分的太阳。他需要测量太阳的高度角。

“正午!太阳最高点!”瞭望哨上的水手大声喊道。

甲板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放轻了动作。门多萨屏住呼吸,仔细调整着星盘上的游标尺,直到太阳的光线恰好穿过窥管的两端。海船的摇晃极大地增加了测量的难度,他必须抓住船身相对平稳的瞬间读数。

“高度角……大约七十度……”

门多萨记录下刻度,然后开始繁琐的计算。他需要根据出发的日期,查阅天文历表,推算出太阳的赤纬,再通过复杂的公式换算成所在的纬度。

“我们大概在北纬十八度附近。”他最终得出结论,但语气并不十分确定。星盘在摇晃的船上误差很大,更多依赖操作者的经验和感觉。

“嗯,和我估算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