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朕旨意。”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仿佛带着千钧重量,“一,忠勇侯李默,查案有功,深体朕心,赏金千两,帛百匹,准其便宜行事之权不变。二,着皇城司即刻派出缇骑,赴幽州,‘请’崔氏族长崔泓入京‘协助调查’军械案,不得惊扰地方。三,东宫太子,御下不严,闭门读书思过,无旨意不得出,东宫属官,一律由皇城司核查。四,九皇子萧锐,举荐门客不当,禁足府中半月。”
旨意一下,京城瞬间震动!
赏赐李默,是明确表态支持,鼓励他继续深挖,同时也将他牢牢绑在了对抗崔家乃至其背后势力的战车上。
“请”崔氏族长入京,这是要直接对盘踞北地多年的庞然大物动手了!虽然措辞是“协助调查”,但谁都明白,崔泓一旦入京,崔家便等于被掐住了咽喉,生死难料!这道旨意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一个关注此事的人心头。
太子被变相软禁,东宫属官被核查,这是前所未有的严厉惩戒!虽然旨意中只说是“御下不严”,但结合之前的流言和皇城司“发现”的密信,几乎坐实了太子与崔氏勾结的嫌疑!太子的地位,已是岌岌可危。
九皇子也被罚了禁足,看似敲打,实则轻得多,更像是一种平衡之术,或许也包含了皇帝对他那些小动作的警告,但并未深究。
皇帝的处置,老辣而精准。既狠狠打击了主要目标,又维持了朝局表面的平衡,没有立刻掀起腥风血雨,但谁都明白,这仅仅是开始。崔泓入京后,才是真正图穷匕见的时刻!整个京城的目光都聚焦于此,暗流汹涌,各方势力都在重新评估局势,调整策略。
圣旨传出,几家欢喜几家愁。
李默接到赏赐旨意时,面色平静,叩首谢恩。他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反而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皇帝的赏赐和支持,意味着他再无退路,必须将这条艰难的路走下去。他明白,接下来与崔家及其背后势力的正面较量,将更为凶险和复杂,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
东宫内,太子接到旨意后,脸色瞬间铁青,猛地将桌上那方心爱的端砚砸得粉碎!他胸膛剧烈起伏,眼中充满了屈辱、愤怒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闭门思过…核查属官…父皇,您竟如此不信儿臣吗?!”他低声嘶吼,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咬牙切齿地忍下这奇耻大辱,心中对那落井下石之人恨之入骨。
九皇子府中,萧锐听到自己只是被轻飘飘地禁足半月,嘴角勾起一抹难以抑制的、得意的冷笑。他挥手屏退下人,独自在书房中踱步,心情畅快无比。火,已经按照他的预期烧起来了,而且完美地烧向了太子和崔家!他这招祸水东引,不仅暂时洗清了自己的嫌疑,还沉重打击了最大的竞争对手。半个月的禁足?不过是暂时的蛰伏,他正好可以躲在暗处,静静欣赏太子和崔家如何焦头烂额,甚至…思考如何再添一把火。
而远在幽州的崔家,在接到京中传来的消息和即将到来的缇骑通知后,已然乱成一团。族中人心惶惶,各种猜测和恐慌情绪蔓延。族长崔泓面色阴沉如水,召集族中核心子弟紧急商议对策。他深知此次进京,凶多吉少,皇帝的态度已然明确,崔家这次恐怕是在劫难逃。但经营北地多年,崔家也绝非毫无还手之力,他在密室中与心腹密谈至深夜,眼中闪烁着不甘与狠厉的光芒。整个崔家大宅笼罩在一片惊恐、愤怒与孤注一掷的决绝氛围中。
风暴眼,似乎暂时汇聚在了即将入京的崔泓身上。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这位崔家族长踏入京城的那一刻,等待着那最终审判的来临。
而李默,则在等待一个更重要的消息——韩震根据老驿卒提供的“高个微跛”特征,暗中查访京城与崔家有关联的、符合此特征的人,是否有收获。
他有一种强烈的直觉,那个在野狼峪现身的神秘人,或许就是揭开“灰鹊”真面目,乃至揪出更深层幕后黑手的关键!他站在窗边,望着北方,目光仿佛要穿透重重屋宇,看到那通往幽州的官道,看到那即将到来的风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