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御前暗棋定新策(2 / 2)

他没有去核查署,也没有去任何官署,那些地方此刻必然布满了各方的眼线。他需要动用真正属于自己的、不为人知的力量。马车七拐八绕,专挑僻静巷道行走,最终来到了一条相对冷清的街道,停在了一家名为“墨韵斋”的书画铺子前。

铺子里客人不多,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纸卷气息。掌柜的是个五十多岁、戴着老花眼镜的老者,正低头专注地拨弄着算盘,见李默进来,只是抬了抬眼皮,便继续忙活手里的活计,仿佛对来客并不在意。

李默径直走到柜台前,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几幅仿古山水,手指看似无意地敲击了三下光洁的柜台面,两重一轻,节奏独特。

老者拨算盘的手微不可察地一顿,这才抬起头,透过镜片仔细看了看李默的容貌和气度,低声道:“客官要看里间的收藏?”

“看看前朝的古地图。”李默语气平淡,如同寻常询价的客人。

老者点点头,对旁边擦拭柜台的小伙计吩咐道:“看着点铺子。”随即对李默做了个请的手势,“客官这边请。”

穿过一道隐蔽在书架后的暗门,后面是一间陈设雅致、静谧无声的内室。门一关上,外面的市井喧嚣瞬间被隔绝,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老者立刻收敛了方才的市井气息,躬身行礼,语气变得恭敬而干练:“属下参见侯爷。不知侯爷亲临,有何吩咐?”此地,实则是李默父亲李骁早年布下的、直属于历代忠勇侯的秘密情报点之一,连核查署都无人知晓其存在,是李家真正的暗棋。

“动用一切资源,重点查三件事。”李默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第一,严密监控通汇钱庄所有大额异动资金往来,尤其是与幽州、兵部官员有关的,追溯源头和去向。第二,详查近几个月所有进出过九皇子府和东宫的陌生面孔,特别是那些懂医药、身手好、或者行踪诡秘的。第三,查周旺失踪前后,京城所有地下赌坊、车马行、乃至黑医馆的可疑动向,寻找任何与他相关的蛛丝马迹。”

“是!属下立刻去办!”老者毫不犹豫领命,眼神锐利。

“此外,”李默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设法将一条消息,‘无意中’漏给东宫的人,要做得自然,像是从太医署或者卫尉寺底层泄露出去的。就说,卫尉寺那边似乎从那个重伤的俘虏身上,发现了点特别的东西,与某种罕见的南疆毒物有关,陛下已密令太医院院正亲自会诊,试图找出毒素来源。”

这是他精心抛出的第一个诱饵。既然皇帝说“该放还是要放”,他就扔一个与南疆、与毒物有关的线索出去。无论对方信不信,都会因此产生疑虑和不安,势必会有所行动,试图确认或消除这个潜在的威胁。只要他们动了,就可能会露出破绽。

“属下明白!定会办得滴水不漏。”老者心领神会。

交代完毕,李默并未久留,如同来时一样,悄然离开墨韵斋,身影消失在街角,仿佛从未出现过。

回到侯府时,已是华灯初上。府内依旧笼罩在一种刻意维持的、压抑的平静之中,但李默知道,这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他刚回到书房,还未坐定,亲兵又送来一封密信。是北境范永年通过特殊渠道加急送来的,封口的火漆图案显示为最高紧急级别。

李默心中微沉,迅速拆开火漆,展开信纸,目光如电般扫过上面的字迹。范永年在信中写道,他根据李默提供的方向秘密排查,军中与周圭、乃至可能与崔氏有牵连者,确有不少,他已陆续以换防、集训等各种名义将其调离关键岗位,暂未引起大规模动荡。但是,信的后半部分内容让李默的眉头渐渐锁紧——近日,北戎小队骚扰边境的频率骤然增加,行为模式也发生改变,不再以抢夺粮草为主,反而像是……在有组织地试探各戍堡的火力配备和反应速度,尤其针对那几个刚刚部署了由兵部督造的新式火炮的堡垒。范永年基于其丰富的经验判断,军中有更高层的眼线,仍在持续向外传递关键军事情报,“灰鹊”或其同党,并未完全清除!

李默将信纸凑近烛火,看着跳跃的火苗贪婪地舔舐着纸张,最终将其化为一小撮灰烬,飘散落下。

京中波谲云诡,暗杀与阴谋接踵而至;北境战云再起,外敌虎视眈眈,内鬼蠢蠢欲动。那条连接着朝堂腐败与边境危机的致命链条,从未真正断开,反而在压力的另一端,显现出更加危险的态势。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望向北方漆黑如墨的夜空,仿佛能穿透这遥远的距离,听到边境传来的隐隐号角声和战马的嘶鸣。夜风带着凉意吹拂在他脸上,却吹不散他心头的沉重。

对手的反击,已经开始了,而且是以一种更猛烈、更全方位的姿态。而他的下一步,必须比对手更快,更准,不仅要斩断伸向朝堂和家宅的黑手,更要揪出那危害边境安全的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