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教授突然抬手鼓掌,掌声不大却坚定:“说得对!我们搞理论的,太困在公式里了,反倒忘了技术的初心是‘解决问题’!”
“秦小姐的设计是最纯粹的‘问题导向’,比完美理论珍贵!”
刘教授跟着点头,钢笔在笔记本上重重划了一笔:“我做过沙漠调研,村民只问三个问题:‘能不能出水’‘贵不贵’‘好不好修’。”
“你的集水器全满足了,这就够了!理论的事交给我们,你专心做‘用得上’的东西!”
周教授捏着测试记录的手指慢慢松开,指节泛白褪去。他看着数据,又转头看秦翡认真整理草图的侧脸,紧锁的眉头舒展开,嘴角泛起笑意。
“你说得对,事实确实比理论重要。”
“国际灌溉协会会立刻组织团队,基于你的设计做系统理论研究,从毛细效应到局部湿度变化,一点一点抠。”
“一定把‘3升\/小时’的原理总结出来,给你扎实的理论支撑。”
他往前倾了倾身,补充道:“但你放心,研究绝不耽误送样机,我们同步推进。”
秦翡的眼睛亮了,像被阳光照亮的水面:“谢谢周教授。”
她立刻起身,叠好草图:“要是没别的技术问题,我们就先走了——冰袋固定带得改改,用棉布带绑竹架,缝两个小口袋装冰袋,比绳子固定更稳。”
陈砚舟帮她收笔和照片,拉链拉得轻柔:“我们先回去细化设计,理论的事麻烦各位。”
“等黄沙村玉米喝上水,结了甜玉米,一定给你们寄尝尝,那是实打实的‘成果’。”
专家们笑着挥手送别,刘教授特意叮嘱:“冰袋固定有问题找我,我老家缝过粮袋,有经验!”
走出会议室,毛豆屏幕亮起彩色艺术字,配着小爱心:“研讨会圆满结束!秦翡真棒!奖励你再摸香樟树!”
秦翡笑了,低头摸了摸怀里的香樟树盆栽——主办方送的,花盆系着浅绿丝带,叶子软软的。
阳光洒在她身上,暖融融的,像《星光》的旋律。
陈砚舟看她抱着盆栽的样子,轻声问:“要不要先吃午饭?都快十二点了。”
秦翡摇摇头,指尖碰了碰香樟叶:“先回实验室吧,窗台的绿萝该浇水了,顺便安置好6号。”
她小声对盆栽说:“对呀,事实最重要——能让水多一点,让玉米活一点,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