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使所言甚是。商贾求利,亦求稳。然,需明辨何为‘利’,何为‘稳’。”
他放下茶壶,目光清明地看着对方:“与屈氏等旧贵族为伍,看似可获一时之暴利,然其行径,乃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扰乱市场,盘剥百姓,此等行径,可能长久?旧贵族所求,无非是重返昔日特权,届时,律法崩坏,秩序混乱,阁下以为,乌氏倮公之庞大产业,在一个人治高于法治、特权横行的旧秩序下,能得几分保障?怕是今日之盟友,便是明日之分食者!此乃与虎谋皮,风险莫测!”
他顿了顿,观察着对方神色的细微变化,继续道:
“而与我等新政合作,则截然不同。张御史推行‘大秦之道’,核心在于‘法’为干,在于建立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秩序!‘标准契约’为何?便是为了减少欺诈,明确权责,降低诸位行商之风险与成本!‘国家借贷’为何?是为了稳固民生,扩大市场,让百姓有余力购买倮公的皮毛毡毯,让工匠有资金改进工具,生产出更多倮公需要的货物!”
陈平的声音带着一种构建未来的激情:“新政所求,非是与民争利,而是打造一个更大、更繁荣、更守规矩的市场!乌氏倮公若在此刻选择与新政合作,非是简单的依附,而是成为这新经济秩序的奠基人之一!届时,阁下凭借其雄厚资本与商业网络,在这全新的、由律法和信用支撑的体系内,所能获得的发展空间与长久利益,岂是屈氏那点画饼充饥的许诺可比?”
他最后掷地有声地总结:“是求那镜花水月、危机四伏的一时暴利,还是选择这根基稳固、前景广阔的长久安稳与名利双收?相信以倮公之智慧,不难抉择。”
陈平这番话,没有空泛的道德说教,全是站在乌氏倮作为商人的根本利益角度进行分析,既点明了与旧贵族合作的风险,又描绘了与新政合作的前景。
利弊权衡,清晰无比。
乌氏倮的亲信沉默了片刻,显然在消化这截然不同的两种未来图景。
最终,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低声道:“陈先生之言,如拨云见日。在下必当如实禀告倮公。”
数日之后,乌氏倮的抉择,通过隐秘的渠道,传回了陈平手中。
这位精明的畜牧大王,最终拒绝了屈氏“与虎谋皮”的邀请。他深知,旧贵族那套玩法,或许能得逞一时,但长远看,必然导致秩序崩溃,最终损害所有商业活动的根基。而张苍所推行的新秩序,虽然短期内会有阵痛,却代表着一种更稳定、更可预期的商业环境。
他不仅没有加入旧贵族的围剿,反而做出了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举动——他开始在自己与三郡的所有贸易中,主动要求使用官府推行的《标准契约》,并派人学习相关条款。
更重要的是,他通过秘密渠道,向陈平提供了一份极为关键的情报——关于旧贵族联盟近期一笔巨额资金,即将通过数个皮货商行作为掩护,注入三郡市场,用于进一步炒高粟米价格的具体时间、路径和接头方式!
乌氏倮的倒戈,如同一柄利刃,从内部刺向了旧贵族的经济联盟。
陈平拿到情报,立刻与张苍商议。
“大人,乌氏倮已做出选择。此情报若运用得当,可给予屈氏沉重一击!”
张苍看着那份详细的情报,眼中寒光一闪:“来得正好!正好借此机会,让天下商人看看,与我新政为敌,与律法秩序为敌,会是何等下场!也要让他们明白,顺应新秩序,方能得长久!”
乌氏倮的抉择,标志着经济战的天平,开始向着张苍一方,发生决定性的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