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挤兑风波!(1 / 2)

张苍与陈平的组合拳——“标准契约”的推行与“国家借贷”的雪中送炭,如同给三郡的经济肌体注入了强心剂,又敷上了疗伤的药膏。

物价虽然依旧偏高,但飞涨的势头被遏制,劣币在严厉打压下流通锐减,尤其是底层民众因“青苗贷”而重燃希望,民心趋于稳定。

旧贵族联盟的物价战与货币战,效果大打折扣。

然而,屈须及其背后的势力,绝非易与之辈。

眼见明面上的经济绞杀受阻,他们立刻转变策略,祭出了更为阴险毒辣的一招——攻心为上,直接动摇新政的根基:信誉!

数日之间,一股诡异的流言如同瘟疫般,在三郡之地,尤其是陈县及周边核心区域迅速蔓延开来。

流言内容高度一致,且直击要害:

“听说了吗?国家借贷司的钱都快放完了!官府也没余粮了!”

“是啊是啊,我也听说了!那些借出去的‘青苗贷’,好多都是穷鬼,根本还不上!借贷司马上就要亏空倒闭了!”

“何止借贷司!官营的那些工坊,整天捣鼓那些没用的铁家伙,耗费金山银山,早就入不敷出了!马上就要撑不住了!”

“快!快去官仓把咱们寄存的粮食拿出来!去借贷司把那个借贷凭证换成实实在在的钱或者粮食!去晚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这些流言编造得似模似样,抓住了民众最敏感的神经——对官府偿付能力的怀疑,以及对自身财产安全的担忧。

它们通过茶楼酒肆的“闲谈”、市井巷陌的“好心提醒”、甚至一些被收买的里正、游侠之口,疯狂传播。

恐慌,如同被点燃的野火,瞬间燎原!

起初还只是少数人将信将疑地去官仓或借贷司询问,但当他们看到也有其他人抱着同样目的而来时,疑虑便迅速转化为行动。

第二天,陈县城内的几处主要官仓和借贷司分点外,景象骇人!

人!密密麻麻的人!如同决堤的洪水,从四面八方涌来!男女老少,农夫、工匠、小贩……他们脸上写满了恐慌与急切,手中紧紧攥着代表他们在官仓存粮的凭据,或是那轻飘飘却承载着他们希望的“借贷凭证”(这是一种由借贷司发行的,代表一定粮食或钱款债权的早期纸质凭证,方便结算和携带,可视为纸币的雏形)。

“开门!快开门!我要取粮!”

“把我的借贷凭证兑了!我要现钱!现粮!”

“官府不能骗人啊!那可是我们全家的活命粮!”

人群嘶喊着,推搡着,向前拥挤。

维持秩序的衙役被冲得七零八落,声嘶力竭的呼喊完全被淹没在鼎沸的人声之中。

借贷司的木门被拍得山响,仿佛下一刻就要碎裂。

官仓外,人群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将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诸位乡亲!静一静!静一静!”借贷司的一名主事站在凳子上,满头大汗,声音沙哑地高喊,“借贷司资金充足!官营工坊运转良好!此乃谣言!切莫上当!”

但他的声音如同投入狂涛的石子,瞬间消失无踪。

“骗人!你们就是想赖账!”

“快兑钱!不然我们就砸门了!”

“对!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