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法理的推演(1 / 2)

当墨子荆带着从冷宫废墟中取得的突破性证据——那几缕更多的乌金蚕丝、药水残留的样本,以及最关键的那枚脚印拓印——悄然返回临时值房时,张苍正对着一面临时竖起的木板陷入沉思。

木板上密密麻麻地钉满了竹简和帛片,上面以极其工整的秦篆罗列着巫蛊案发生以来所有的信息碎片。

人证、物证、时间线、关联人物……如同散落的星辰,被他以律法条文般的严谨,一一标注在木板之上。

烛火摇曳,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和那双仿佛能洞穿迷雾的眼睛。

“回来了?” 张苍没有回头,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沉稳,“看你的神色,有所收获。”

墨荆快步走到他身边,将拓印纸和物证样本放在案几上,语气带着一丝按捺不住的兴奋与凝重:“找到了!冷宫深处的废弃庭院,一口古井旁,是制作那些人偶的真正地点!那里有更多的乌金蚕丝残留,药水痕迹,还有——这个!”

她将那张清晰地印着鞋印纹路的纸推到张苍面前。

张苍的目光立刻被吸引过去,他拿起拓印纸,凑到烛光下仔细端详,指尖轻轻拂过那特殊的纹路:“鞋印……纹路特殊,非制式军靴,也非普通宫人所能穿着。尺寸不大,其人身形应属矮小一类……好!荆姑娘,你立了大功!”

他小心翼翼地将拓印纸钉在木板上“物证”区域的核心位置,然后后退两步,双手负后,目光如同扫描一般,缓缓扫过木板上每一个信息点。

墨荆也看向那面“线索墙”,只见上面清晰地标注着:

· 事发: 公子高、阳曼公主、将闾公子等突发恶疾的时间、症状。

· 物证一兰池宫: 桐木人偶的雕刻手法、内部中空含磷粉香料、朱砂桃木符的刻意扭曲笔迹、乌金蚕丝的蜀地贡品,去岁赏赐记录、埋藏点的浅埋,泥土含加速腐朽药水。

· 人证已死: 侍女青禾是扶苏旧侍,被指认藏有制蛊材料,死于移交途中被混合蛇毒,见血封喉,指甲缝有乌金蚕丝残留。

· 物证二冷宫: 大量乌金蚕丝残留、药水痕迹、特殊鞋印拓印。

· 关联人物: 长公子扶苏是被陷害目标,态度坦荡,关切弟妹、中车府令赵高是证据发现者,控制青禾,负责部分稽查、陛下的震怒和授命调查……

“张苍,” 墨荆看着这繁杂的信息,忍不住开口,“线索越来越多,但也越来越乱。对手藏在暗处,动作又快又狠,我们该如何入手?”

张苍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案几旁,提起笔,在一张空白的竹简上缓缓写下四个词:能力、机会、动机、行为。

“乱,是因为我们被对手牵着鼻子,看到了太多他们想让我们看到的‘表象’。”

张苍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如同在公堂上陈述律法,“现在,让我们抛开表象,用律法断案最基本的要素,来为这个隐藏在暗处的‘凶手’画一幅像。”

他指向木板,开始了他的逻辑推演:

“首先,是能力。”

张苍的笔在竹简上划下第一笔,“此案的关键物证,首推那乌金蚕丝。此物乃蜀地贡品,产量极少,去岁仅赏赐了寥寥数位公子与重臣。这意味着,凶手,或者凶手的直接合作者,必须是能够接触到、甚至拥有这等限量御赐之物的人。其身份,绝非普通宫人宦官,必是身处宫廷上层圈子。”

他顿了顿,继续道:“其次,是熟悉宫闱。且不说能在守卫森严的兰池宫外精准埋设人偶而不被发现,单是能将制作巫蛊的真正窝点,设在冷宫那等荒僻且布满陷阱的地方,就绝非外人所能为。凶手对宫廷布局、守卫漏洞、乃至那些早已被人遗忘的角落,都了如指掌。”

墨荆点头表示认同:“还有那杀人灭口的手段,混合蛇毒,见血封喉,能在移交途中精准投毒,这需要对宫禁流程、对毒物特性都极其熟悉才行。”

“不错,” 张苍颔首,在“能力”后补充,“有能力在宫中动用如此烈性的毒物,并精准实施灭口,这再次印证了凶手在宫中的能量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