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墨家卷宗的疑云(2 / 2)

四目相对。

张苍微微一怔。正是那日在骊山途中有过一面之缘的——墨子荆!

她似乎也认出了张苍,清澈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极快的惊讶,随即恢复了平静,甚至带着一丝疏离的冷漠。

她放下手中的竹简,转过身,微微颔首:“张特使。” 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墨……姑娘?”张苍有些意外会在这里遇到她,而且她似乎还是廷尉府的吏员?“你在此任职?”

“暂充文书,整理案牍。”墨子荆的回答简短至极,不愿多谈自己。

张苍压下心中疑惑,将手中的卷宗递了过去:“墨姑娘,此案由你经手归档?我有些细节不明,想请教一二。”

墨子荆接过卷宗,只看了一眼封皮标题,眼神几不可查地凝滞了一瞬,随即又化为一潭深水般的平静。

她将卷宗递回,声音依旧清冷,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拒绝:“此案已结,人证物证俱全,案犯亦已画押。张特使若有疑问,可按规程向廷尉丞吴大人呈报。”

“案卷之中,口供高度雷同,赃物仅为报废箭簇,这些疑点,墨姑娘不觉得奇怪吗?”张苍追问。

墨子荆垂下眼帘,整理着袖口,避开了他的目光:“下吏只负责归档记录,不预审讯判罚。案情如何,自有上官明断。”

她的态度,分明是知情,却三缄其口!

张苍看着她低垂的、带着倔强弧度的侧脸,心中疑窦更深。

她身为墨家弟子,面对同门可能被构陷的案子,为何如此冷漠回避?是迫于压力?还是……另有隐情?

“若此案真有冤情,三条人命岂可儿戏?”

张苍加重了语气,“我既受陛下之命,协理非常之事,见此疑案,岂能坐视不理?”

墨子荆猛地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他,那眼神中似乎有复杂的情绪翻涌,但最终只化为一句冰冷的警告:“廷尉府水深,有些案子,碰不得。”

“是因为涉及墨家?”张苍直视她的眼睛。

墨子荆瞳孔微缩,抿紧了嘴唇,不再回答,只是重新转过身,继续整理那些似乎永远也整理不完的卷宗,用背影给出了最明确的逐客令。

张苍站在原地,看着她单薄却挺直的背影,知道从她这里暂时得不到更多信息了。

但她的警告和回避,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判断——此案必有蹊跷!

他握紧了手中的卷宗,心中已有决断。

无论这背后牵扯到什么,既然让他遇到了,就不能视而不见。

程序正义,不仅要体现在结果上,更要贯穿于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他转身,大步离开了公事房,准备去找吴石,正式提请重启调查。

就在他脚步声消失在走廊尽头时,背对着门口的墨子荆,整理卷宗的动作缓缓停下。

她听着那远去的脚步声,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一卷竹简,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她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极轻地吐出了两个字,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与……嘲弄:

“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