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为秦律之尊严!(2 / 2)

张苍此言,无异于在指责有人打着“法”的旗号,行“术”之实,玩弄权术,构陷于人!

“狂悖!”廷尉丞吴石再也忍不住,厉声喝道,“张苍!你竟敢妄议先贤,污蔑上官!”

“下吏不敢妄议先贤!”

张苍立刻反驳,语速极快,逻辑丝毫不乱,“下吏只是就事论事!‘法’者,编着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其核心在于客观、明确、稳定,使万民知所避就!‘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藏于胸中,潜御群臣!二者皆为国器,本可相辅相成!”

他清晰地阐述了“法”与“术”的区别,随即话锋一转:

“然,若以‘术’之手段,行‘法’之名,因言废人,因异见而定罪,则‘法’之客观性何在?稳定性何在?今日可以‘诽谤’罪我,明日是否可因其他模糊罪名罪他人?长此以往,律法条文形同虚设,定罪量刑全凭上意或……某些人之私心!则《秦律》之尊严,荡然无存!此非下吏一人之危,实乃大秦法治根基之危!”

他再次将个人案件,提升到了国家法治根基存续的高度!

这番论述,逻辑严密,层层递进,既有对具体律法的精准引用,又有对法家核心思想的深刻辨析。

一时间,殿内许多精通律法的官员,如廷尉王绾,如部分御史,竟不由自主地在心中暗自点头。

抛开张苍狂生的姿态不谈,其言论本身,确实触及了法治实践中一些关键而敏感的问题。

就连端坐上首的李斯,眼神也变得更加幽深。

他执掌帝国律法,推行“以吏为师”,何尝不知其中关窍?

张苍的话,像一把钥匙,试图打开一扇他或许思考过,却从未允许他人公开讨论的大门。

殿内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

只剩下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和张苍略显粗重的喘息声。

良久,李斯缓缓开口,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他的脸上依旧看不出喜怒,但问出的问题,却如同一把淬毒的匕首,直刺张苍,也直刺在场所有官员的心脏:

“依你之见,”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清晰地回荡在每个人的耳畔:

“陛下与律法,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