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看着这份方案,他指着“地方推举”和“优先录取”:“大人,此两条若能落实,确是开创先河,足以令天下寒门乃至庶民看到希望。只是……各郡县标准如何统一?如何防止地方官吏徇私?工坊优录的名额又如何公平分配?此中细节,需反复推敲。”
吕雉也补充道:“女子入学,虽古已有之,但大规模纳入官学,恐仍会引来非议。需有应对之策。”
顾念一点头如捣蒜:“我知道我知道,问题一大堆!所以叫试行方案嘛!咱们先把这个框架定下来,具体细节,比如推举标准,可以弄个指导性的条款,要求各地必须推荐一定比例的贫寒子弟,并且要公示名单,接受监督。”
“工坊名额由吕姐姐你们根据考核评定来推荐。至于有人嚼舌根子……”
她嘿嘿一笑,“不是有陛下当院长嘛!谁敢质疑,让陛下怼回去!”
“反正政哥最大,该用的时候就得用!”她心里理直气壮。
萧何和吕雉对视一眼,都对顾念一这种“遇事不决找陛下”的作风有些无奈,但不得不承认,这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还有这个,”顾念一指着“蒙学教育”和“分流”。
“我是这么想的,咱们这学院,不能一上来就分专业。很多孩子可能字都不认识几个,得先集中扫盲,把基础打牢。同时,在这蒙学阶段,让各学院的老师轮流去讲点自己领域的趣事。”
“比如农家讲讲怎么种出好吃的,墨家演示个小机关,勾起学生们的兴趣,等分流的时候,他们自己就知道想往哪个方向努力了,而不是全瞎选。”
萧何眼睛一亮:“大人此议甚妙!如此,既可夯实基础,又能开阔眼界,引导学子发现己之所长,比盲目分科更利于成才!”
吕雉也微微颔首,觉得这个循序渐进、注重引导的法子很稳妥。
“那……这方案,咱们再细化细化,然后就报给陛下?”顾念一看着两人。
萧何郑重地收起那份草稿:“何定与吕夫人尽快完善细节,拟出详章。”
吕雉也道:“雉会尽快拟定工坊优录的初步评定细则。”
“好!那就这么定了!”顾念一一拍大腿,“等这批学生培养出来,咱们就可以考虑在别的郡也搞类似的启蒙学院,一步步来,总能慢慢改变!”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先把这个招生试点搞成功,让事实说话!”
她信心满满地想着,又开始琢磨,是不是该提前准备一下蒙学用的拼音卡片和基础识字课本了……
说干就干,是顾念一的行事准则。
回来后,她一头扎进书房,对着系统软磨硬泡,总算搞出来一套拼音卡片和基础识字课本的样本。
她对着样本修修改改,剔除掉太过现代的内容和插图,尽量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图画和例子,忙活了好几天,总算弄出了个自己觉得还算顺眼的版本。
“搞定!”她伸了个懒腰,看着桌上那叠厚厚的、画满奇怪符号(拼音)和简单字词的纸稿,成就感满满。
“这可是大秦扫盲事业的基石啊!”
她风风火火地冲出府门,直奔造纸坊,找到正在督促工匠改进纸张平滑度的温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