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联调测试进行到一半,系统负载达到85%时,异变再生!
“核心散热单元温度报警!升温速率超出预期!”硬件工程师紧急汇报。
“是持续对抗外部噪声,加上高负荷运行,导致功耗超出散热设计余量!”伊莎贝尔瞬间判断出原因。
现场没有条件更换或加强散热系统!如果温度持续升高,系统将触发过热保护强制关机,测试失败!
指挥中心的气氛瞬间凝固。
林微光紧盯着传回来的实时温度曲线,大脑飞速运转。物理散热无法解决,那就必须在软件层面极限降耗!
“立刻执行‘应急降耗预案B’!”林微光下令,声音斩钉截铁,“暂时关闭所有非核心数据记录功能,将环境感知采样频率降至维持稳定性的最低阈值,动态压缩‘净化场’的强度,优先保障核心场域的稳定!我们要的,是在这最后几小时里,维持住系统不崩溃!”
这是断臂求生的策略,会牺牲部分性能和数据,但能保住核心功能。
伊莎贝尔毫不犹豫地执行。一系列指令下达,系统负载肉眼可见地下降,温度上升的曲线开始变得平缓,最终稳定在报警阈值以下!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剩下的时间里,系统在降耗模式下,保持着核心场域的稳定运行。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星瀚塔”的玻璃幕墙,照射进交易大厅时,七十二小时部署窗口期正式结束。
伊莎贝尔带着满身疲惫和黑眼圈,向指挥中心汇报:“林总,X-7节点部署完成,已通过自检,系统核心功能运行稳定,数据链路上线成功。我们……做到了。”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充满了如释重负的成就感。
指挥中心里,响起了一阵压抑的、轻轻的掌声。顾知行和周景明都露出了欣慰的神色。
林微光看着屏幕上代表X-7节点正常运行绿色信号,以及开始向“基石”评估中心传输的数据流,紧绷了三天的心弦终于稍稍放松。
她接通了与沈啸的汇报通道,简洁地汇报了部署完成的情况,并未提及外部干扰和最后的降耗策略,只陈述了结果。
几秒钟后,沈啸的回复传来,依旧简洁:
「X-7节点数据已接收。连续稳定运行评估,正式开始。」
没有问候,没有对过程中困难的任何询问,只有对结果的关注。
林微光已经习惯了这种风格。她结束了通讯,看向窗外迪拜初升的太阳。
X-7节点如同一个被投入深海的探测器,开始默默工作,向未知的评估中心发送着数据。它能否在真实的、复杂的、甚至充满恶意的城市环境中稳定运行,并通过“基石”严苛的评估,尚是未知数。
但至少,他们成功地将这簇“微光”,植入了未来城市的心脏地带。
接下来的,就是等待,以及应对评估期间可能出现的、任何新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