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星光偏要吻烟台 > 第165章 原型节点X-7

第165章 原型节点X-7(1 / 2)

“基石”第一阶段实地原型测试的坐标,并非什么隐秘的荒原或地下掩体,而是位于新加坡滨海湾金融区核心地带的一栋新建成的超甲级智慧写字楼——“星瀚塔”的某个特定楼层。将测试节点置于如此繁华且高度现代化的真实商业环境中,本身就体现了“基石”计划融入城市肌理的野心。

沈啸传输过来的资料包,除了详尽到令人发指的安全规范、部署流程和保密协议外,只有一句冰冷的附言:「节点代号X-7。部署窗口期:72小时。启用后,连续稳定运行数据将直接同步至‘基石’网络评估中心。任何中断或异常,都将影响最终评估。」

没有支援团队名单,没有现场联系人,只有冷冰冰的规范和倒计时。这意味着一切都要靠林微光团队自己。

时间紧迫,林微光立刻进行了部署。伊莎贝尔亲自带领一支由硬件、软件和系统集成专家组成的六人精锐小队,携带经过千锤百炼的“破壁者-基石定制版”原型机,搭乘最近一班航班飞赴新加坡。顾知行负责协调所有物流、通关及与“星瀚塔”物业管理的对接,确保流程畅通无阻。周景明则调动情报网络,对“星瀚塔”及其周边区域进行全方位的安全评估和电子监控,防范任何可能的干扰,尤其是来自“幽灵节点”的威胁。

林微光坐镇迪拜指挥中心,通过加密卫星链路与现场保持实时连接。

伊莎贝尔团队抵达“星瀚塔”后,立刻感受到了压力。指定的部署楼层虽然已经完成了基础装修,但并非空置的实验室,而是一个即将入驻一家跨国投行核心交易团队的开放式交易大厅。空间极其开阔,结构复杂,充满了大量的金属支撑、玻璃隔断和预埋的密集线缆,这对场域的稳定性和“破壁者”系统的安装提出了严峻挑战。

“物理环境比我们模拟的任何场景都复杂。”伊莎贝尔通过加密视频向林微光汇报,背景是忙碌的安装现场,“特别是东南角那片承重柱群和顶部的巨型环形吊灯,都是极强的能量反射体。我们必须重新计算所有关键补偿点的位置。”

更麻烦的是,他们只有深夜至凌晨的非工作时间可以进行安装和调试,时间被压缩得极其厉害。而且,不能对现有环境进行任何破坏性改造,所有设备必须隐藏式安装,不能影响该楼层未来的正常使用。

第一个夜晚,团队在熟悉环境和定位安装点中紧张度过,进度落后于计划。

第二天深夜,核心设备开始安装。就在“破壁者”主发生器即将上电进行初步校准的关键时刻,现场负责监控电磁环境的工程师突然发出警告:

“检测到异常的背景电磁噪声!强度在持续缓慢爬升,频谱特征……与周先生之前提示的‘幽灵节点’活跃特征有部分重合!”

指挥中心的林微光和周景明瞬间绷紧了神经。果然来了!

“能定位噪声源吗?”林微光立刻问。

“信号非常分散,像是从大楼外部多个方向弥散进来的,无法精确定位!”现场工程师回答,“噪声正在干扰我们的校准信号!”

“启动屏蔽措施!调整发生器启动频率,避开干扰最强的频段!”伊莎贝尔临危不乱,迅速下令。团队提前准备了应对电子干扰的预案。

屏蔽措施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校准精度依然受到了影响,第一次上电测试,场域均匀度未能达到预期。

“他们不是在强攻,而是在用持续的、低强度的噪声,污染整个环境,增加我们调试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周景明在指挥中心分析道,“很狡猾,难以追踪,但效果恶心。”

林微光看着屏幕上受到影响的数据,眼神冰冷。苏氏(或者说“幽灵节点”背后的势力)不敢直接攻击“基石”节点,却用这种阴损的方式拖延和干扰。

“伊莎,能不能利用我们的系统,反向过滤或者中和这种环境噪声?”林微光提出一个想法,“把噪声也当作一种需要处理的‘环境情绪’?”

现场,伊莎贝尔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闪过光芒:“可以尝试!把这种宽频噪声的特征输入我们的补偿算法,把它当作一个持续的、负面的‘环境情绪’,让场域生成一个反向的‘净化场’来抵消它的影响!但这需要实时运算,会额外增加系统负载!”

“负载问题后续优化,先保证调试成功!”林微光拍板。

团队立刻修改算法参数,将捕捉到的噪声特征融入模型。当“破壁者”系统再次启动时,它不仅仅在构建优化场,更在主动“擦拭”着被污染的电磁环境。虽然系统功耗有所上升,但校准信号的稳定性和场域均匀度终于达到了标准!

第二个夜晚,在对抗外部干扰中艰难度过,进度勉强追回。

第三天,最后一个夜晚。系统需要进行最后的全负荷联调测试,模拟未来交易团队入驻后的真实高负荷场景。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