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的热闹劲儿还没完全过去,李梦瑶就一头扎进了尚宫局的“试点”工作中。尚宫局负责宫中文书、档案、女官考核等事务,算是后宫里的“文化部门”兼“人力资源部”,结构相对清晰,人员素质也较高,作为推广研习处经验的第一站,再合适不过。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依旧有点骨感。
尚宫局的掌事嬷嬷姓钱,是个不苟言笑、规矩比石头还硬的老嬷嬷。她对李梦瑶那套“表格”、“流程”、“绩效考核”很不感冒,觉得那是“奇技淫巧”,坏了宫里传承多年的“体统”。
第一次召集尚宫局管事们开会,李梦瑶刚把精心准备的“尚宫局事务流程优化方案(试行版)”发下去,钱嬷嬷就板着脸开口了:
“娘娘,不是老奴多嘴。这宫里的规矩,是老祖宗一代代传下来的,自然有它的道理。如今贸然改动,只怕底下人一时适应不来,反而乱了章法。”
底下几个管事也纷纷附和,不是说“以往都是这么做的,也没出过大错”,就是说“新法子听着好,做起来怕是要多费不少工夫”。
李梦瑶看着底下这群平均年龄比她大两轮、脸上写满“抗拒”的老嬷嬷,心里叹了口气。她就知道会是这样。
她没有硬来,而是笑了笑,语气温和却坚定:“钱嬷嬷和各位的顾虑,本宫明白。老祖宗的规矩自然要尊重,但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不是?这套法子,在研习处和内库都试过了,效果如何,想必各位也有所耳闻。”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本宫并非要全盘推翻旧制,只是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些优化,让各位管事嬷嬷们管理起来更省心,也让底下人做事更有条理,减少出错。我们不妨先选一两项最简单、最不涉及核心规矩的事务试试,比如……文书归档的索引方式?或者女官每月考勤的记录方法?”
她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迂回策略,先从边缘的、不痛不痒的地方入手。
钱嬷嬷皱着眉,还想说什么。李梦瑶却不给她机会,直接点名了尚宫局里一位在研习处学习过、对“表格法”接受度较高的年轻女官:
“林司记,你在研习处学过,你觉得若是改进文书归档索引,用那种卡片登记法,是否可行?”
被点名的林司记有些紧张,但在李梦瑶鼓励的目光下,还是鼓起勇气,将卡片索引法的好处和操作方式清晰地阐述了一遍。
有人开了头,气氛就稍微活络了一些。李梦瑶趁机引导讨论,将“要不要改”的问题,暂时搁置,转向了“如果要改,怎么改更好”的具体操作层面。
一场会议下来,虽然钱嬷嬷依旧眉头紧锁,但至少没有当场拍桌子反对,算是勉强默许了在文书归档这个小范围内进行“试点中的试点”。
走出尚宫局,李梦瑶揉了揉笑得有些发僵的脸颊,感觉比查内库账本还累。这改革,果然不是请客吃饭。
让她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她正在椒房殿书房里修改试点方案,安公公又来了。这次他没带东西,只是传了句口谕:
“皇上说,尚宫局钱嬷嬷是个认死理的,但为人还算公正,娘娘若遇阻挠,可从其副手周嬷嬷处入手。周嬷嬷管着女官考核,性子活泛些,且其侄女曾在御前伺候,因账目清晰受过赏。”
李梦瑶眼睛一亮!皇帝这哪里是传口谕?这分明是给她开“小灶”,递小抄啊!连对方副手的性格背景、突破口在哪都给她指出来了!
这支持力度,简直了!
“臣妾明白了,谢皇上提点。”李梦瑶真心实意地道谢。有老板提供“敌方”情报,这仗打起来可就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