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膳房那边,果然没有让李梦瑶“失望”。
何太监带着那套《精细化管理制度(试行版)》回去后,据说御膳房总管福海(和内务府总管同名不同人)当时脸就绿了。召集了几个心腹管事关起门来商议了足足一个时辰,出来时个个面色凝重。
接下来的几天,御膳房表面平静,暗地里却波涛汹涌。
先是负责采买的管事“不小心”扭伤了脚,告假休养,留下一堆急需定夺的供应商选择和定价问题。接着,掌管库房钥匙的老太监“突发”急病,库房盘点和单据交接工作顿时陷入停滞。甚至灶间都开始不太平,两个大厨因为“口角”差点动起手来,影响了午膳的准时供应。
这一连串的“意外”,指向性再明显不过——软抵抗,而且是集体性的。
消息传到揽月轩,素心气得直跺脚:“娘娘!他们这分明是串通好了给咱们下马威!就知道这群老油子没那么容易就范!”
李梦瑶却似乎并不意外,她慢条斯理地整理着皇帝新赐的那套湖笔,语气平静:“急什么?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咱们戳到他们的痛处了。这种程度的抵抗,在我预料之中。”
她早就料到改革会触动某些人的奶酪。御膳房油水厚,关系网盘根错节,怎么可能因为她一份方案就乖乖束手就擒?现在的混乱,不过是既得利益者们不甘心的反扑罢了。
“那咱们就这么干等着?”素心不解。
“当然不。”李梦瑶放下笔,眼中闪过一丝锐光,“他们不是喜欢‘意外’吗?那咱们就帮他们把‘意外’的影响降到最低。”
她立刻行动起来。首先,她让素心去司苑司和库房等处,协调调拨一批易于储存、制作简单的食材备用,以防御膳房的“意外”影响到各宫基本膳食。其次,她根据何太监之前提供的人员信息,圈定了几位在御膳房资历较老、但似乎一直被排挤、可能对现状不满的太监和厨役,让素心暗中接触,看看能否争取到一些内部支持。
最重要的是,她亲自起草了一份简短的《关于御膳房近期事务的几点说明》,没有指责任何人,只是客观陈述了近期出现的“工作衔接不畅”问题,并附上了她之前方案中关于“建立应急保障机制”和“加强人员备份”的建议,通过安公公,直接呈送到了御书房。
她不需要告状,只需要让皇帝知道,问题出现了,而且她有应对的思路。这把“刀”不仅锋利,还自带“问题预警”和“解决方案建议”功能。
做完这一切,她便不再过多关注御膳房的鸡飞狗跳,转而将精力放回了揽月轩的内部管理和编写更普适性的《后宫事务Sop》上。她知道,真正的胜负手,不在她这里,而在那至高无上的御书房。
果然,皇帝在收到她的“说明”后,并未立刻发作,但没过两天,御膳房告假的采买管事和生病的老太监就“奇迹般”地康复了,灶间的“口角”也瞬间平息。虽然改革的推行依旧缓慢,但明目张胆的对抗却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显然,有人收到了来自顶层的、不容置疑的信号。
就在御膳房风波暂告一段落的这天下午,李梦瑶觉得有些气闷,再次带着素心到御花园散步。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她又走到了上次遇见皇帝的那片假山附近。
这一次,她还没走近,就看到了那抹熟悉的明黄色身影。
赵璟正负手站在一池碧水前,看着水中游弋的锦鲤。听到脚步声,他回过头,目光精准地落在李梦瑶身上,似乎……并不意外。
“臣妾参见皇上。”李梦瑶心里嘀咕,这“偶遇”的频率是不是有点高了?
“平身。”赵璟的声音比上次似乎更温和了些,“看来李嫔与这御花园,倒是颇有缘分。”
李梦瑶只能干笑:“园中景致好,臣妾贪看,让皇上见笑了。”
赵璟没再说什么,转而问道:“御膳房那边,近日可还安稳?”